继贵州村超、苏超之后,武汉也推出了具备武汉城市特色的“汉超”,不少网友调侃——哪个区赢了就当市中心。8月16日晚,“汉超” 揭幕赛于武汉体育中心举行,虽酷暑难耐,仍抵不住球迷们看比赛的热情,现场观众达4.6万多人,创国内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第二高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汉超”门票仅为8元/张、10元/张,十分惠民。而国内知名的足球比赛门票低则一两百,高则上千。举办一场比赛需要协调多个部门众多人员,还有场地租借费、宣传费、物资人力费等。8-10元/张的门票收入肯定难以覆盖这些成本,是妥妥的“赔本生意”。但我们不能仅从门票价格的账面数字来看,也要看到赛事的溢出价值。
“汉超”打造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力。据悉,观众可在现场凭票根领取文旅、消费优惠券,让观众在场内体验酣畅淋漓的比赛,在场外畅享荆楚文旅的魅力。“汉超”比赛营造的体育氛围,将吸引广大群众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从而购买体育器材、运动服饰,助力体育产业发展;观众看球之余的餐饮、交通、住宿、购买周边产品支出,会成为出租车司机、商户、产品制造商的收入,而他们收入增加后,又会拿出一部分用于消费······如此循环产生经济乘数效应,将远超门票收入本身。
“汉超”展现城市品牌,助力产业转型。在“汉超”比赛场馆周围,设有品牌展示专区,搭建了展示城市品牌的新通道。数十款“车谷造”“东风系”新能源汽车引人驻足,多种本地生产的智能家电令人赞叹不已。以往武汉的燃油车畅销全国,而此次借助“汉超”,观众通过线下近距离体验,加上线上转播,让更多人了解并购买当地的新能源车,车企收到资金后,进一步投入到产品研发创新,真正的将赛事流量转化为产业转型的势能。
同时,也要看到“汉超”仍面临着受众局限、足球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的挑战,将其作为进一步释放汉超经济潜力的发力点。未来还需进一步吸引外地观众,进入全国人民视野,带来更大的经济增量;也要将汉超和文旅深度绑定,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更要久久为功,打造城市足球文化标杆,让人一提足球就想起“汉超”。这是“汉超”常青的必由之路,也是让这笔经济账倍增的关键。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世凯(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