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从“两村”对话读懂“两山”理念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16:2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由荆楚网推出的创意海报《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美丽乡愁——湖北峒山村与浙江余村的对话》被全网置顶。以大流量澎湃正能量,以小切口讲述大道理,揭秘“两山”理念改变中国的神奇密码。

特殊的时间节点,总与难忘的记忆紧紧相连。20年前的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20年后,这一理念不仅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原创性、标识性概念,为人们所共识,而且引领中国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思想的光芒,照亮前行的方向。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峒山村时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我们的乡村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10多年来,峒山村干部群众牢记嘱托,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主打“乡愁经济”,实现了从“空心村”到“全国文明村”的蝶变。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滴水里见阳光。峒山村的“前世今生”,雄辩地印证了“两山”理念的真理力量。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两山”理念的践行,给相隔千里的余村和峒山带来巨大变化:看余村,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达7.4万元、村集体收入为2205万元,累计接待游客12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00万元,吸引1200多位青年入乡和8万名“云村民”;观峒山,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达3.78万元、村集体收入为502万元,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文旅研学业态年营业额达1500万元……数字最有说服力。无论是余村数字经济“云”上种金山,还是峒山虾稻连作收获幸福;无论是余村力推合伙人计划,还是峒山大力实施“峒山创客”项目,隐含的逻辑就是,以“两山”理念照亮发展路径,打好特色牌,念好务实经,各地就能打造独特优势,走好发展之路。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今天的中国绿意盎然,处处洋溢着绿动跃迁。在广东,全国首个海陆一体阳江三山岛海上柔直输电工程关键线路——江门段正式开工,在云南,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宝池储能站充放电量突破1亿度,在湖北,黄梅五祖寺林场落地苗木市值达5000万元以上……绿色生产力所迸发的强大能量,不仅让古老的荒漠、沙地发生绿意蔓延的蜕变,而且让绿色消费成了现代人的“心头好”。充分说明,“两山”理念正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从“两村”对话读懂“两山”理念,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狠抓绿色转型,持续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要求,践行好“两山”理念,大力提升发展“含绿量”,在建设美丽湖北的大道上砥砺前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火(湖北黄冈)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