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重磅宣布,湖北已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经济增长总量指标,经济总量成功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湖北一系列充满智慧与前瞻性的发展理念在持续发力。
算好“绿色账本”,将生态约束转换为发展优势。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全省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超过102亿元,占全国41.5%、稳居首位。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湖北省坚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决心。用将长江、汉江、清江段15公里范围内478家化工企业全部“关改搬转”的壮士断腕,换来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江豚数量也达到1249头,长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湖北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断探索制度创新,加速生态资源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进程,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不断动力。
串好区域协调链,让区位优势激发澎湃动力。湖北省委聚焦区域协同发展,通过规划协同、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开放协同、生态协同,找准定位、用力支撑、错位发展。目前已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汉襄宜“金三角”1小时高铁圈即将形成,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将更加高效便捷,产业链得以跨市域协同,2024年武汉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3.6万亿,襄阳、宜昌经济总量双双突破6000亿。努力推动中部崛起不再依赖单极膨胀,而是通过基建互联、协同发展实现多极共振,激活澎湃动力。
抓好特色发展,让县域经济星火燎原。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赛道上,湖北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全力打造特色产业,激发县域经济活力。2025年赛迪全国百强县,湖北省仙桃、大冶、宜都、潜江等8地上榜,总数全国第四,千亿县实现零的突破,有望达到4个。关键在于以特色产业为锚点,在细分领域构建全国性优势。潜江抓住小龙虾产业,形成选育、加工、物流、电商、节庆文化的完备产业链,“潜江龙虾、红遍天下”深入人心。仙桃积极发展非织布产业,聚集上下游企超过2000家,通过“四基地两中心”推动产业产能、结构、品牌升级,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集群,被誉为“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排名百强县第52位,2024年GDP达到1125.13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站在6万亿的新起点回望,湖北的发展轨迹恰似长江奔涌,既有惊涛拍岸的魄力,又有静水深流的智慧。当绿色账本算清生态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当区域协同打破行政壁垒的桎梏,当县域经济在特色赛道上竞相绽放,这片热土正以实践诠释着“发展是硬道理”的时代内涵。历史从不眷顾守成者,未来属于开拓者,湖北的跨越式发展印证了一个真理,唯有以新发展理念为帆,以改革创新为桨,方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驶向更加辽阔的星辰大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余海龙(“青苹果乐园”团队 )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