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防学生溺水,疏导优于堵截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3日10:2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为防范学生溺水,云南文山州在104个乡镇建设了107个游泳池,确保每个乡镇的学校开设免费游泳课程,并提供暑期免费游泳培训班。当地负责人表示,这一措施旨在“为孩子们提供安全卫生的玩水环境,让他们掌握自救和救人技能”。

传统的防溺水措施主要依赖于“堵”,严格禁止学生下水游泳。然而,玩水是孩子的天性,这种“一刀切”的方式难以满足他们对游泳的渴望。文山州通过乡镇游泳池和免费游泳课程,学生溺水事件显著下降。建设游泳池和开设课程,不仅教会孩子们自救和救人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在安全环境中养成玩水的习惯。

推行这一举措并非没有挑战,部分人认为建设游泳池需要过大投入。对此,文山州采取务实对策,从“简”做起,建设简易固定式泳池,造价在二三十万元之间,最便宜的泳池仅需5万元,刚好符合相关补助标准。先用有限资金解决游泳池“有没有”问题,后续再逐步提升标准。毕竟,在生命面前,经济账远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当野泳的诱惑被安全泳池替代,孩子们的嬉水乐趣便无需再付出沉重代价。在泳池中学习“自救、救人”技能,将潜在危险转化为对生命的守护。除了文山州,其他地方也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例如,今年暑期,宜昌奥体中心游泳馆对未成年人实行低免开放优惠活动,表明以疏代堵保障安全的防溺水思路正逐渐成为共识。

这种防溺水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精准回应了基层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政府主动承担责任,将游泳池作为必要的公共产品迅速推广,有效缩小城乡间安全资源的差距。“免费”二字意义重大,消除了经济因素对孩子接触安全水域的阻碍,让“安全”成为普惠的福祉,惠及每一个孩子。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谭金山(湖北宜昌)

责编:陈頔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