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到武汉市调研城市更新和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试点推进情况,强调要更加科学务实地“重组地上地下空间、整合各项支持政策、链接外部服务资源”,努力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与城市更新改造新机制。武汉市从做优空间“加减法”、打好政策“组合拳”到铸强资源“超链接”,以一系列科学务实的荆楚实践,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崭新范式。
挖掘空间潜能,拓宽发展维度,以新布局激发新活力。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实现城市空间存量的提质增效,破解治理难题,要在统筹推进“空间重组”上做文章。在武汉市“空间重组”已从理念走向实践。江汉路步行街腾笼换鸟,引入商贸新业态X118,构建全天候二次元消费场景,传统商超摇身一变为新时代潮流盒子。今年“五一”期间,江汉路客流量突破200万人次,销售额高达2.2亿元。江汉区铁狮控股大厦优化空间布局,通过建设智能安防、能耗监测系统等措施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品质,吸引伏特能源、蜂巢电商等121家企业落户,为江汉区经济增长注入新鲜血液。
凝聚政策效能,强化多方协同,以新体系汇集新合力。政策整合是城市更新扎实推进的重要保障。跨部门、跨领域的政策协同,正将以往棘手的城市更新难题,转化为多方共建、共享成果的生动实践。在汉口历史风貌区、武昌古城、汉阳古城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注重整合文物保护、城市设计、商业运营等多类政策,吸引一大批优质商户落户,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商业繁荣的有机融合。武昌区小刘家湾片改造,整合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保障性住房政策与社区治理资源,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良性机制,营造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良好氛围。
打通资源链接,激活要素流动,以新平台创造新价值。链接教育、医疗、商业、文娱等多元服务资源,是构建“通过提供综合服务创造现金流”房地产新模式的关键。武汉正积极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试点建设,完善“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强化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全年计划新增50个生活圈。江汉区“武汉·理想之地”项目集成养老、托育、餐饮、医疗、娱乐多元功能,致力于打造“一站式”服务,满足居民全方位生活需求。江夏区沿地铁线布局潮玩店、快闪空间,引入小酒馆、Livehouse等夜间消费业态,推动区域由“单一购物中心”向“全龄段、全时段城市生活圈”华丽转型。
从武钢606云谷的工业遗存蝶变,到小刘家湾片的老城焕新;从汉口历史街区的文化复兴,到“武汉・理想之地”的未来场景构建,武汉正以扎实行动重塑城市发展底层逻辑。这不仅是对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有益探索,更是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持续贡献着“湖北智慧”与“荆楚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管子仪(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党校)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