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透过镜头的变换,向外界展示了一幅大江奔流、中部崛起的蓬勃景象。今年上半年湖北全省GDP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9%、进出口总额增长28.4%,全域协同发展,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全国靠前、中部领跑。湖北用昂扬向上的时代音符,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奏响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协奏曲,演绎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天时赋能,乘国策东风,创时代机遇。湖北得“天时”之助,在于紧扣国家战略脉搏。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在此叠加,赋予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时代使命。湖北抢抓“天时”,更体现在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激活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全省布局4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64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湖北实验室高效运行。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500亿元,北斗全频点高精度芯片等十余项重大成果惊艳世界。通过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创新人才、促进成果转化、设立7000亿元政府引导基金群、超1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滋养出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茁壮成长的“热带雨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创新型人才竞相涌现、科技事业成果迭出,这是湖北为时代交出的创新答卷。
地利升华,通衢焕新颜,枢纽再升级。九省通衢,湖北占地利之便,首在交通枢纽能级跃升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化“九州通融”环境。交通地利优势持续巩固,“市市通高铁”成现实,花湖国际机场104条货运航线通全球,构建了便捷高效的“空铁水”综合交通网络,真正实现了“货到汉口活、客到武汉乐”的现代版图。产业地利格局加速形成,湖北一方面推动“智改数转”破除传统产业路径依赖,数字赋能传统产业焕新生,另一方面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达到万亿级规模。“51020”现代产业集群崛起,25个未来产业新赛道抢先布局,5G基站达17.6万个,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区域地利潜能充分释放,武汉都市圈龙头引领,“武襄十随”“宜荆荆”产业集群比翼齐飞,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的发展矩阵。
人和聚势,英才汇荆楚,民生暖人心。湖北聚“人和”之力,重在广纳天下英才。这里人才荟萃、人文鼎盛,自古有“惟楚有才”的美称。湖北人撒得开、收得拢,敢为人先、不服周,多争取、快推进、出成果,努力将试点做成示范,把先行变成先成。“近者悦,远者来。”82位院士、41.5万名研发人员、1121万名技能人才在此汇聚,近百万在校大学生为创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人和之要,在于营商环境优化。连续3年为经营主体降本超千亿元,市场主体年增百万户,上半年入境旅客同比增长54.89%。人和之本,在于民生福祉提升。新增就业连续4年超90万人,十大类民生项目持续推进,“城市10分钟、农村30分钟医疗圈”基本形成,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
湖北的实践深刻表明,唯有把握天时、发挥地利、促进人和,才能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其发展经验彰显了国家战略与地方努力同频、地理区位与产业升级共振、人才集聚与民生改善协同的巨大能量。这曲天时、地利、人和的协奏曲,正是湖北从中国经济的“地理中心”向“发展高地”迈进的活力密码,也为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湖北样本。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湖北答卷启示我们,发展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并进、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互动。唯有把握时代脉搏、发挥比较优势、汇聚人民力量,才能在新发展格局中赢得主动、开创未来。当前,湖北正以“中流击水”的豪情,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征程中,展现着“楚天辽阔”的壮美气象。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伦(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