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在武汉启动。作为中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引擎,湖北省正以其独特的发展实践,担当起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观察窗口。从这里可以看到,战略谋划与实干精神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区位优势与发展优势相互转化,共同推动湖北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持续突破,焕发出湖北昂扬向上发展的“荆”彩活力。
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在“十五五”规划起草组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做好“十四五”发展基础研究。”在当下复杂多变的时代浪潮中,湖北正以“善谋者行远”的格局推进“十四五”规划收官,通过精准洞察时与势,扎实落实谋与干,牢牢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看准了”是前提。从时势来看,在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区域战略的交汇契机下,湖北凭借自身“联结东西、承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顺势而为。“抓紧干”是基础。在谋与干层面,湖北以支点建设为核心谋划布局,全力推进各项经济发展重要举措。数据就是最有力的论据,“十四五”以来,湖北经济总量实现大步跨越,先后站稳4万亿、跨越5万亿、迈上6万亿台阶,有3年增速居中部第1,经济总量占中部地区的比重由“十三五”末的19.5%提升至2024年的20.9% 。这一成绩的取得,正是湖北看清时势、积极谋划与实干的成果。
曾几何时,实验室里的量子光点,难抵生产线上的现实考量;专利证书上的铅字,难化市场青眼的真金白银;“点菜的不吃饭,吃饭的不买单”成为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的真实写照。如何让创新链的好技术转化为产业链的新应用?“融合”,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从科创源头来看,湖北厚植创新沃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万家,较“十三五”末实现翻倍增长,彰显“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创新底蕴。在产业融合层面,光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万亿级规模,成为全国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脑机接口产业化技术路径,形成侵入式、非侵入式双轨并行的发展格局,率先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加速技术向临床转化。唯有从“相望难相见”走向“共融共生”,湖北方能破解“孤岛”之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部分领跑”的跨越,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历史上湖北“九省通衢”的交通优势,如今已升级为“海陆空”立体枢纽——市市通高铁,年底里程将达2585公里(全国前5);花湖国际机场开通104条货运航线,货邮吞吐量跃居全国第四;中欧班列(武汉)年开行超1000列,构建起“三条丝绸之路”战略通道。交通优势转化为流通优势,进而升级为产业优势。阳逻港实现“铁水联运”,集装箱吞吐量三年翻番;160个海外仓覆盖60多国,上半年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元;“鄂品出口”“鄂企出海”双向发力,新型易货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速成长。这种转化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实现的。武汉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深入推进,免签便利政策全面推广,全省上半年入境旅客超205万人次;武汉海关搭建保证金单证电子化平台,保证金业务办理效率提高七成,办理时长缩减75%;省商务厅上线RCEP优惠协定税率智能查询系统,帮助企业“一键”获取关税最优解,全省外贸企业享惠货值同比增长74.7%。区位优势通过制度创新激活,通过产业升级放大,最终形成了“区位-制度-产业”螺旋上升、协同联动的发展体系。
楚天万里启新程,奋楫争先势如虹。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湖北既要保障各项工作圆满收官,更要为“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蓄势赋能。肩负更高水平的支点建设使命,湖北将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更强担当,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的新高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湖北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柳钰凡(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满春街道)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