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天河,情定郧西。8月28日晚,2025年“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示范活动在十堰市郧西县文化体育中心举行启动仪式。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人们沉浸在浪漫唯美的七夕主题音乐会当中,尽情享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醇美。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节承载着国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人们在这一天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留下代代相传的传统习俗,形成丰富多彩的七夕文化,它与春节文化、端午文化、中秋文化等一起,共同构成源远流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和民族情感的凝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本次七夕文化活动,以“星河筑梦·家国同心”为主题,旨在通过主题音乐会、非遗展示、中式传统婚俗体验、“爱情长跑”和巡游展演等方式,全面展现七夕文化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爱情是人类共同的话题,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举办七夕文化活动,一方面有助于振兴传统节日,弘扬七夕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适龄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积极主动追求美好爱情、幸福婚姻,在全社会激荡起深沉的家国情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天上七夕,人间郧西。郧西县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和传承地。2011年,郧西七夕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考证,大约在唐代,郧西就产生了由天河、金钗石(也称转精奇石)、石公公、石婆婆等自然景观而演绎的牛郎织女七夕神话传说故事。近年来,郧西县擦亮“中国天河七夕文化之乡”金字招牌,以境内14家A级旅游景区、120余处景点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成为国内外游客体验七夕文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传承者。郧西县有登录入档的非遗资源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技艺、戏曲、民俗等十大类1000余项,这既是一代代郧西人创新创造、赓续传承的结果,也是新时代推动七夕文化传承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聚焦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让群众成为活动主角,精心办好七夕文化主题活动,使之成为传承非遗文化的一次集体体验,成为点燃消费热情的一个新场景,成为人们久久不能忘怀的文化记忆。
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湖北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指出,“着力赓续荆楚文脉、唱响文旅品牌、壮大文旅产业。”放大七夕主题文化活动效果,进一步擦亮湖北传统文化品牌,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荆山楚水,共同见证支点建设的万千气象。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火(湖北黄冈)
责编:张世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