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以百强担当赋能县域兴旺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30日10:35 来源: 荆楚网

近日,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主持研究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摆在突出位置。黄陂作为武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县域经济规模连续五年稳居全省第一,拥有七张全国“百强区”名片。在全省冲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阶段,黄陂当以“百强区”的使命担当,从科创、产业、人才三端发力,为推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县域经济提质,核心在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创新。黄陂坐拥武汉科创资源优势,当主动承接“建设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高地”的战略红利,加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园、华中师范大学盘龙校区建设,打破校地壁垒,推动高校实验室里的“创新种子”在黄陂产业土壤中结出“产业果实”;聚焦国际星闪联盟武汉创新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支持其突破原创技术、抢占行业制高点,让科创平台成为县域经济的“强引擎”;深化科创体制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政策落地,构建“政产学研金服”协同生态,为科技创新扫清障碍、注入活力。唯有让创新动能充分涌流,才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装上“智慧内核”。

以百强担当赋能县域兴,要下好产业升级“先手棋”。产业是县域经济的“脊梁”,产业强则县域强。黄陂作为全国“百强区”,需在产业升级上走在前、作示范。一方面锚定优势产业“提能级”,推动现代农产品加工、轨道交通、珠宝时尚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筑牢产业根基;另一方面瞄准新兴赛道“拓空间”,加快培育低空经济、工业母机、信创等未来产业,形成“传统产业筑基、新兴产业突破”的双轮驱动格局;深化“链长+链主+链创”机制,以中车长客、攀升科技等龙头企业为牵引,抓好产业链招商与供需对接,推动 “三链” 深度融合;坚守绿色发展底线,推进重工业、高污染企业技改升级,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唯有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让县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得稳、跑得远”。

以百强担当赋能县域兴,需打好人才集聚“组合拳”。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支撑,再优的规划也难落地。黄陂要发挥“百强区”的吸引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深化“能人回乡”“木兰英才”等计划,既“筑巢引凤”招揽高层次创新人才,也“乡情留凤”召回本土实用人才,构建梯队完整的人才队伍;优化人才服务保障,设立创新创业基金、落实住房补贴等政策,以“真金白银”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以创新贡献、实绩能力为导向评价人才,以合理收益分配激发人才活力,让人才价值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唯有让人才成为“主角”,才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黄陂作为湖北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其“百强区”的担当,不仅在于自身发展的“一枝独秀”,更在于引领全省县域经济的“春色满园”。未来,只要黄陂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在产业升级上久久为功、在人才集聚上用心用情,定能以“一域之秀”为武汉“一城之光”添彩,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更多“黄陂力量”,也为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黄陂经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喆(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黄陂区罗汉寺街道)

责编:陈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