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制定“十五五”规划,必须立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回应时代需求,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从国际经验来看,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与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实力的提升密切相关。我国高等教育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完成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使命,就必须在“十五五”期间,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
立德树人与教育创新并举,强化人才培养能力。高校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要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十五五”期间,高校应重点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科研突破与成果转化并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高校作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在“十五五”规划中应进一步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的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人才培育与科技供给同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科技供给的需求日益迫切。高校应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培养急需紧缺人才。例如,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高校应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同时,高校还应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协同创新与学科交叉并进,构建一体化发展格局。教育、科技、人才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黄金三角”。高校在“十五五”规划中应将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加强科研创新,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通过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教育质量和科技水平。高校应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
分类发展与特色定位并重,优化教育整体布局。高等教育布局的优化是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在“十五五”规划中明确自身定位,分类推进改革发展。一方面,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提升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支持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高校应根据自身优势,合理布局学科专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差异化发展的格局。
国际化与全球视野并拓,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是衡量教育强国的重要指标。高校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海外办学能力,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通过引进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办学,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高校应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机制创新与治理能力并升,强化政策供给保障保障供给。为确保“十五五”规划的顺利实施,高校需要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高校应加强内部治理,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十五五”规划的制定,不仅是对未来五年教育事业发展的谋划,更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以教育强国规划为指引,紧密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优化教育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贡献高校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斌(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农分中心研究员)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