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县域消费撬动大市场需做好三篇文章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16:55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我国县域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今年上半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32409亿元,同比增长4.9%,县乡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8.9%。当下,县城消费市场的潜力正在慢慢显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本地花钱,这对地方经济来说是件好事。但要让小县城真正撬动大市场,还需做好扩大消费空间、优化物流体系、创新商业模式这三篇文章。

扩大消费空间是吸引人流、激活市场的基础。县城核心区域往往存在空间有限、设施老化等问题,影响了大家的消费体验。通过对现有空间的改造升级,能为县域消费注入新活力。比如打造地下商业街区,既能盘活闲置资源,又能提供安全多样的消费空间。同时,引入新兴业态,填补县域消费空白,满足居民对品质化、多元化生活的需求。湖北当阳打造“义城印象”餐饮综合体,复刻80年代街景,融入怀旧元素,2024年春节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营收超40万元,成为当地消费新地标。

优化物流体系是打通县域消费血脉的关键。县域地区尤其是农村,物流不畅一直制约着消费和销售。货物运输成本高、速度慢,不仅影响居民的购物体验,也阻碍了本地特色产品外销。整合客运、货运、快递等资源,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物流网络很有必要。建设集采集配中心,实现统一分拣、统一配送,能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此外,完善村级物流站点,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收发快递,既能方便居民生活,又能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物流真正成为连接城乡的桥梁。湖北省2023年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建成县级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78个、村级服务点2.3万个,全省农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98%,农产品外销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5%。

创新商业模式是提升县域消费品质的动力。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县域消费需求正从基本满足向追求品质转变。连锁品牌下沉、即时零售兴起等新模式,为县域消费带来了新体验。把大城市的优质商业资源引入县城,让居民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同等的消费服务,能有效激发消费意愿。同时,结合本地特色发展文旅消费,打造小而美的旅游目的地,也能吸引外来消费。宜都打造的《宜都千古情》实景演出,融合巴楚文化与三国故事,2024年国庆期间,景区单日最高演出9场,场场座无虚席,带动周边民宿、餐饮等营收同比增长45%,成为县域文旅消费新标杆。

县域消费市场的发展关乎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不断扩大消费空间、优化物流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小县城才能真正具备撬动大市场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持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让县域消费既接地气又有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戴玉(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网评团队、庙前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