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商服务站点已从县城向乡镇、村庄延伸。截至去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200多个县级公共寄递服务中心、超30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今年上半年,这一网络继续扩展完善,农村寄递短板正加速转化为行业发展潜力。如何让小县城撬动大市场?笔者认为,当紧跟电商发展大势,以“数商兴农”破题,以村镇电商点睛,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完善快递物流体系,让居民能消费。逐渐完善的快递物流网络是电商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快递进村在各村(居、司)都得到了有效推进,在电商发展前景较好的村还成立了一些集商品仓储、物流中转、电商直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平台。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快递站点在村与村之间逐渐连成线、牵成链、织成网,成为县域电商经济发展的“血管”,为辖区内商品流通奠定了基础。以当阳市本地区域品牌“当阳甄选”为例,当阳甄选不仅在城区拥有线下门店,也在大多数镇街安家落户,凭借其在各大乡镇的农副产品供应链,将“家乡的好物”转变为居民们更加触手可及的“家门口的好物”。正是这一家家进可电商直播,退可收发快递的基层电商站点,共同织成了县域电商体内循环的供应网。
严格把好品控关卡,让居民敢消费。品控作为电商价值链的“压舱石”,其严格与否对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决策具有极大的影响。对此,亮源头、控流通和保售后就是把控品质的三大抓手。所谓亮源头,是指县域多数电商主播们不再蹲坐在直播间里,用早就背好的推销话术推销一个个成熟的产品,而是下到田间地头,在菜园和果园里采摘品尝,将商品的品质“亮”在镜头下,以此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信任。控流通则是因为在县域供应链体系上流通的产品往往多为生鲜蔬果和农副产品,这类产品的运输储存一直以来都是电商的一大难点,而在县域电商仍以“实惠”为主的大背景下,在大部分县城都很难做到配备完整的冷链运输。所以,在什么时间段销售什么商品都有所取舍。例如在夏季,蔬果生鲜仅通过社区团购的形式销售,不发快递。“保售后”则是承诺坏果坏菜可退款或重发,绝不当销售后的“甩手掌柜”,保证信誉。三管齐下,让消费者不再因“怕上当”而观望,释放县域市场消费活力。
锚定需求拓宽业务,让居民愿消费。“社区团购”是县域电商的点睛之笔。同大多数电商平台作出差异化细分,“社区团购”精准挖掘到居民对新鲜果蔬的需求,每天通过微信群定时发布次日果蔬信息,根据群内订单量准备商品。村里晨间刚摘的新鲜黄桃,在上午即可送上县城居民们的餐桌。对消费者而言,能及时吃上最新鲜的水果;对农户来说,拓宽了销路;对平台来说,赚取了利润,三方共赢,达成良性循环。除此之外,收发快递、网上购物还远远没有达到电商的边界,但我们却可以挖掘和创造新的消费点。以当阳市“半月红”电商产业园为例,最初,产业园只是半月镇半月山社区收发快递的站点之一,但如今,这里已成为集快递发货、社区团购、电商直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平台。清晨,网红市集开始营业;下午,直播间里开始直播;傍晚至深夜,烧烤K歌又成为园区的主题。晨间经济和夜间经济被逐一点亮,进一步推动乡镇综合业态发展。随着这一块块拼图逐渐完善,县域经济的潜在消费点得到进一步挖掘和创造,成为撬动大市场的有力杠杆。
综上所述,让县域电商构建起一个环环相扣的新型消费生态链,将分散的乡村资源整合起来,让农副产品从田间直达餐桌,成为撬动大市场的有力支点。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鑫璇(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网评团队、半月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