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活力中国调研行|东湖评论:竞速未来产业,湖北精准“落子”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17:27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活力中国调研行”为观察湖北推开了一扇窗。采访团连日走访光谷实验室、鄂州花湖机场和宜昌智能制造基地,从研发平台到生产一线,亲身感受到湖北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劲脉动。在这场全国性调研中,湖北展示出的,不是追逐风口的短期热情,而是深耕创新生态的战略定力。

新质生产力浪潮中,湖北的选择与众不同。当很多地区仍忙于争抢成熟产业项目时,湖北已冷静布局未来产业关键环节。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高性能算力资源持续处于饱和状态,利用率长期超过90%。这不仅是技术设施的运行指标,更是湖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创新活力的真实体现。

这一现象背后,是湖北创新生态的系统性变革。如今,政府的角色从曾经大包大揽的“指挥者”转向服务的“搭台者”。在光谷,一家科创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政府不再告诉我们该做什么,而是主动询问需要什么,着力破除制度壁垒、嫁接资源渠道。”这种转变看似无声,却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意愿。

在低空经济领域,湖北的实践路径尤为值得关注。其创新重点不在于单纯的技术突破,而在于率先开放空域应用场景。从无人机物流配送到城市综合治理,湖北推动概念验证走向现实应用,以真实需求拉动技术迭代与产业集聚。这种“以场景驱动创新”的模式表明,最优的产业培育不是直接补贴,而是构建适宜的发展环境。

布局未来产业更需超越任期的长远眼光。在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产业化路径尚不清晰,短期难见回报。湖北仍坚持投入资源、培育基础,体现出“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立足现有产业升级,也要敢于为长远竞争力布局。这种战略耐心,正是湖北区别于简单追求短期增长地区的核心特质。

湖北的探索表明,培育新质生产力没有标准路径,关键在于构建适宜的创新生态系统。不追求简单引进项目,而是培育创新土壤;不盲目追逐热点,而是精准布局未来;不贪图短期见效,而是保持战略定力,这正是湖北实践的深层价值。

湖北正在用自己的实践回答新时代发展命题。在这场面向未来的竞赛中,湖北以精准布局抢占先机,以生态培育积累动能,正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肖颖(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江汉区经科局)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