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举行盛大阅兵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阅兵式的巍巍阵容、滚滚铁流,向全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军队的崭新风采,宣示在新时代新征程赓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强烈意愿和坚定意志。
胜利来之不易,历史不容忘却。80年前的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仪式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消息传到国内,举国欢腾。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是抗击法西斯开始最早、坚持抵抗最久、付出牺牲最大的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举办抗战胜利日大阅兵,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集中宣示。不能忘记,“九一八”,“九一八”那悲怆的怒吼;不能忘记,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那激昂的号角;不能忘记,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全民族抗战奏响的历史壮歌……当直播镜头拉近,我们看到在现场观礼的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老民兵、地方支前模范代表和抗战烈士亲属代表的面孔时,历史和现实的连接在此刻具象起来,涌上心头的,不仅仅是对他们崇高的敬意,还有那满满的抗战史观。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在长达14年的抗战壮阔进程中,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中华民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赵一曼受尽日寇酷刑,决不吐露机密;狼牙山五壮士临危不惧,子弹耗尽后纵身跃下悬崖,用热血谱写爱国壮歌;八位女战士为掩护部队转移,弹尽援绝后毅然投身滚滚江水,以生命诠释爱国深情……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自己的政治主张牢牢引领抗战正确方向,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奏响了气壮山河的救亡之歌,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当一支支有着抗战部队血脉的受阅部队方阵从天安门前铿锵走过,当一面面我军抗战时期的功勋荣誉旗帜迎风招展,当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抗战经典曲目在耳畔响起.......对广大干部群众而言,不仅仅是重温荡气回肠的抗战历史,而且接受了一次抗战精神沉浸式教育。
弘扬抗战精神,担当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抗战时期积贫积弱的中国,已经走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必须清醒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有很多艰难险阻需要克服、风险挑战需要化解。举办抗战胜利日大阅兵,展示人民军队奋进的巨大成果,激荡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赓续好伟大抗战精神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持续提升综合国力,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总有一种精神一脉相承,总有一种使命激荡持久,总有一种担当任重道远。从九三阅兵汲取奋进力量,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步履铿锵走好民族复兴之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火(湖北黄冈)
责编:丁楚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