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奔涌不息,抗战精神永存于心。八十载光阴荏苒,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已然远去,但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依然矗立于民族记忆的高地,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那段血火交织的岁月,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已熔铸成民族记忆中最深刻的烙印,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是最好的传承,传承是最有力的奋进。
我们牢记历史,更要弘扬精神。历史的车轮碾过苦难与辉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早已远去,但先烈们以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依然巍峨耸立于民族精神的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抗战期间,“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跳崖、“刘老庄连”全员战死,杨靖宇、赵一曼、彭雪枫、佟麟阁等无数英雄儿女舍生取义、捐躯报国,抗战精神正是由这些英雄先烈的血肉与信念铸就。我们铭记抗战精神,更要发扬抗战精神,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将历史的精神财富转化为现实的前行动力,继续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致敬革命先烈最好的方式是弘扬其精神品格,就是将这宝贵精神力量注入当下的奋斗实践。以史为鉴,卢沟桥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宛平城墙上的弹痕依然触目惊心,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当前,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需要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凝聚民族共识,把伟大精神转化为战胜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以接续奋斗与充分准备应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正是一代代奋斗者继承先烈遗志,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结果。
历史承载过去,也承接未来,对历史最好的铭记,就是开拓新的历史。伟大抗战精神告诉我们,个人努力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陈祥榕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国家领土的钢铁长城,把敌人逼退在国境线之外;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坚守海岛32年,照亮祖国海防的漫漫长夜;张桂梅以一己之力托举起大山女孩们的教育,为祖国输送人才。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展现爱国情怀,成为抗战精神的实践者,在日常工作中体现责任担当。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起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以铭记凝聚力量,以传承开拓未来,在复兴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崭新篇章,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林秋晓(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