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以人才为保障,赋能湖北建成支点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6日18:5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良军调研武汉重点产业人才工作,其言深切,其策详实,令人思及《尚书·咸有一德》所言“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之古训。此番调研既彰显“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的执政智慧,更体现“人才兴,则国家兴”的战略远见。

考其源流,湖北聚才之道深得古法新用之妙。管仲在《管子·霸言》中强调:“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今之湖北以“51020”产业集群为依托实施“十百千万”人才行动,正合《吕氏春秋·求人》“得贤人,国无不安”之要义。昔年张之洞督鄂,兴汉阳铁厂、办两湖书院,开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业育才模式;今日湖北承此遗风,在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布局人才链,恰如《周易·乾卦》“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之象,使产业与人才相得益彰。

观其举措,产学研协同创新尤具深意。《礼记·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九峰山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实为《墨子·尚贤》“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之现代实践。昔朱熹创办白鹿洞书院立《白鹿洞书院揭示》,今之湖北推动政企双向奔赴,正是对传统文化中“教学相长”理念的创新发展。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言“让科学家在灯塔上跳舞”,与此间“打造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之志可谓异曲同工。

究其根本,爱国报国的人才导向尤为可贵。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强调“人才者,求之则愈出”。今日湖北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正是对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的当代传承。观钱学森、黄大年、袁隆平等先贤故事,可知《诗经·大雅》“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的报国情怀,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盐铁论·申韩》有云:“治世不得真贤,譬犹治疾不得真药也。”湖北作为科教大省,承楚文化“筚路蓝缕”之精神,秉“惟楚有才”之遗风,通过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引育用留”全链条优化,正是对苏轼《论养士》中“君子如良医,唯能知病而用药”治理智慧的现实诠释。此番人才工作调研所展现的战略视野与务实举措,必将为加快建成支点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施鹏 (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