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长江文化赋能支点建设破浪前行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21:1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腾不息,孕育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长江文化。在长江经济带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湖北以长江文化艺术季为契机,以文化为笔,精心绘就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建设的新画卷。

开放包容,是长江文化的鲜明特质,也是湖北支点建设的宏大格局。自诞生起,长江文化便以开放包容之姿傲立中华文化之林。上游巴蜀、中游荆楚、下游吴越,不同地域文化在长江的奔涌中交流碰撞,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这一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幕式上,多国歌唱家与本土传统艺术同台,数智编钟与交响乐队共奏《长江四季》,传统与西方艺术隔空对话。49天百戏千艺轮番登场,“各美其美”在长江水面绽放“美美与共”的绚烂光彩。

这种开放包容的基因深植于湖北发展全过程。作为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湖北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强与长三角、成渝地区等上下游城市群合作,在产业转移、科技创新、人才流动中汲取发展动力。众多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光谷,使其成为国内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沪鄂科技合作紧密,鄂湘赣创新联合体、中部天使投资联盟相继落地,技术、资本、数据等要素跨区汇聚融合;“百人计划”“楚天学者计划”广纳全球英才,将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转化为支点建设的澎湃动能。

区域协同,是长江文化繁荣的关键支撑,也是湖北支点开启经济共赢的密钥。长江文化因流域内各区域协同发展而丰富多彩,不同文化区特色各异、差异互补。湖北举办的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通过艺术展演、非遗联展、文旅推介等形式,推动文化资源跨区域整合、互补共享,彰显“一条长江、多元共生”的理念。

在支点建设中,湖北建立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网络日益完善。汉十高铁的开通,大幅缩短了武汉与襄阳、十堰的时空距离,有力促进了区域间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产业分工协作紧密有序,武汉聚焦高端制造业,襄阳发挥汽车产业优势,宜昌依托水电资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三地优势互补,形成强大产业集群效应。湖北正以协同为钥匙,开启区域共赢发展的崭新篇章。

文化赋能,是长江文化艺术季的深层意义,也是湖北支点建设的强劲动力。长江文化艺术季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全民精神动员。湖北将长江画卷铺展成一座“没有围墙的沉浸式剧场”,让文化在水、陆、空、网四维空间奔涌。艺术季增强了长江流域人民对长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劲合力。

在支点建设中,湖北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战略,挖掘荆楚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打造国际文旅名片。楚辞的浪漫、编钟的悠扬、漆器的精美,彰显古人智慧;大别山精神、抗疫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湖北人奋勇前行。武汉知音号游轮以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感受荆楚文化魅力,红安红色旅游线路成为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文化繁荣提升了湖北软实力,吸引人才、资金、项目汇聚。创业者被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选择扎根创业;大量投资涌入,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文化正成为湖北支点建设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源泉。

举办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是湖北以文化为笔书写支点建设新篇章的生动实践。湖北正以长江文化为魂,以支点建设为骨,在开放包容中融入全球发展潮流,在区域协同中携手周边打造发展新格局,在文化繁荣中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奋斗精神,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姚瑞华 (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