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的武汉,风里已裹着桂花的清甜,而比花香更沁人心脾的,是一场即将启幕的书香之约。9月19日,2025年“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暨华中图书交易会盛大启幕,这场以“悦读长江 智汇支点”为主题的文化盛会,不仅是一场图书的业界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深度交融——当长江的浩荡与书香的静谧相遇,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文化长河在新时代的奔涌向前。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此次书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超越了传统书展的局限,实现了从“卖书场”到“文化场”的华丽转身。发起成立的“长江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打破了地域的藩篱,将长江流域的文化资源汇聚成流:从巴蜀的神秘到江南的婉约,从荆楚的浪漫到江淮的豪迈,长江文明的多姿多彩将在这次盛会中交相辉映。如此整 ,正是对“江河互济”文化生态的当代诠释,彰显了文化发展的包容性与生命力。
科技,始终是文化传播最强劲的引擎。此次书展对AI、VR等新技术的应用,将阅读体验从二维平面引向立体场景,从静态文字变为可感可动的沉浸之旅。这已不仅是技术的升级,而是一场触及心灵的传播革命——它跨越时空,让典籍“开口”,让历史“可触”。一次书展,就让我们近距离看到科技正重塑着认知世界的崭新方式,也为“开卷有益”注入了全新的时代语境:每一次扉页的展开,都是与精神的一次深度交融;每一次科技的进步,更是人类向未知世界的执着探问。
此次书展是以“长江”为核心脉络,而对于这条母亲河的溯源,是我们的应有之义。“阅见长江”读书沙龙的设立,就凸显了展会的思想深度与文化高度:专家学者与行业领军人物的智慧碰撞,为我们解读长江文化的基因密码,探讨全民阅读的实践路径。这种高层次的思想交流,超越了泛化的知识传播,升华为一种文化引领与精神导航。它提醒我们,阅读不仅是个人之事,更是关乎民族精神塑造的国家大事;文化传承不仅是保存过去,更是开创未来的必由之路。
要形成文化传播的生动局面,人民群众是决定着“广度与温度”的最大公约数。本次展会创造了多维度、立体化的参与体验:主分会场联动、线上线下协同、店内店外互动的多元布局,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让文化的芬芳飘散到更广阔的天地。从“长江好书”推荐发布到“长江好物”征集发布,从“诗韵长江”经典诵读到“书香长江”惠民购书月,每一项活动都是文化创新的一次实践。这种创新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人民的文化需求,服务于大众的精神生活,真正体现了“文化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一宗旨。
如何让阅读书籍在新时代重新进行释义?本次展会的主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悦读长江 智汇支点”。解析来看,“智汇”是打破阅读的闭环,将书中的知识、文化的智慧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支点”——无论是赋能产业升级的智库成果,还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指南,都是文化资源的“动态赋能”,以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兴业。所以用站在国家文化战略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高度审视这次展会,就足以窥见其意义远超一般文化活动的范畴:它实际上是在探索一条文化引领发展、书香浸润社会的新路径。
长江水润书香浓,楚地文兴聚知音。一场书展,映照一个时代的精神追求。“书香长江”不仅是一场文化活动,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化的尊重、对发展的追求。当长江之水携着千年文脉与当代智慧奔流向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空间的江河,更是一条文化的长河,一条精神的大河,滋养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这个金秋九月,让我们奔赴武汉、相约书香,在长江之畔共同聆听文化的心跳,感受阅读的力量,见证一场文化与时代的美好相遇。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谢伟锋
责编:肖慧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