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读懂艺术季中长江文化的基因密码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9日11:4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9月12日晚,长江之畔,流光溢彩,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盛大启幕。无人机光影秀与绚烂烟花交织于天际,编钟交响与民歌联唱回荡在江面,一场“江岸-江面-天际”三位一体的沉浸式艺术展演以宏大的叙事格局和细腻的文化表达,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读长江文化基因密码的钥匙。

长江文化的基因,深植于千年文脉的传承之中。作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长江流域孕育出瑰丽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文明脉络。本届艺术季以“勇担支点建设使命 打造长江文化高地”为主题,正是对这一文明血脉的自觉传承与时代回应。开幕式上,与原套曾侯乙编钟同比例复制的演奏编钟奏响《长江四季》,一声声悠扬的钟鸣与 “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遥相呼应,从新石器时代陶器到东周时期考古成果,从楚墓猪形酒具盒到云梦睡虎地秦简,一件件文物无声地诉说着“何以中国”的长江答案。

长江文化的基因,充盈于开放包容的胸怀之中。五大洲艺术家联袂演绎世界文明的“大河交响”,“对话长江”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中外文明互学互鉴,“国际文化交流周”彰显长江文化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桥梁作用。从楚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质,到唐宋时期“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商贸盛况;从近代汉口开埠成为“东方芝加哥”,到今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它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拥抱世界。

长江文化的基因,跃动于创新融合的表达之中。本届艺术季充分展现“文化+科技”的融合魅力,以现代技术手段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数智编钟”全方位还原古代礼乐的庄严,裸眼3D技术让雪域牦牛、竹林熊猫等珍稀动物“活”在观众眼前,荆楚风情创演秀《激情“神武峡”》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表演形式碰撞出青春光彩。“视听长江”网络传播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活动,让长江文化以更轻盈、更时尚的方式触达年轻一代。

长江文化的基因,扎根于为民惠民的宗旨之中。艺术季始终坚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理念,通过免费开放、文化惠民、消费优惠等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成为文化盛宴的主角。无论是“聆听长江”音乐周的公益演出赠票,抑或是“映像长江”电影周在全省100多个点位的2000多场免费放映,又或是“书香长江”阅读周发放的数百万元购书优惠券,都体现了文化惠民的温情暖意,揭示了长江文化“民为邦本”的深层底蕴。

当开幕式的光影渐逝,49天艺术“长卷”徐徐展开,长江依旧静静流淌,它所承载的文化基因生生不息。那是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是开放包容的文明胸襟,是守正创新的时代活力,更是根植人民的深厚情怀。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戴阳(武汉经开区沌口街道)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