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襄荆高铁媒体试乘体验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列车开行方案出炉,标志着襄荆高铁开通在即!这条高铁的开通,不仅将襄阳与荆门纳入“半小时生活圈”,缩短了襄阳到宜昌的通行时间,还与荆荆高铁、汉十高铁、汉宜铁路形成湖北首条高铁内环线,又能衔接在建的沪渝蓉高铁武宜段、宜兴高铁和既有的郑渝高铁,形成串联湖北主要城市群的大环线,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高铁奠定的硬联通基础,不仅缩短了物理距离,更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划壁垒,使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流动进入高速时代。这种时空压缩效应,为湖北实施区域联动发展战略,以武汉、襄阳、宜昌为顶点的“金三角”区域为主战场,着力构建“省会带动、汉襄宜协同、多点支撑”的全新格局,带来崭新的变化。
襄荆高铁开通首月恰逢中秋国庆双节,“交通流”将转为“消费流”和“经济流”,襄阳与宜昌、荆门、荆州等兄弟城市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有利于共同打造三国文化、荆楚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资源互推、客源互送、市场共享。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高铁网络正重构文旅产业生态——襄城的汉唐文化、荆门的工业旅游、宜昌的巴楚风情,通过交通纽带形成特色互补的文旅共同体,推动文旅融合升温,激活黄金旅游走廊,助力湖北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摊开地图,湖北恰似一只飞燕,武汉靠东打头,襄阳、宜昌分列鄂西北、鄂西南,犹如两翼。从“一主两副”战略到今日“金三角”格局,汉襄宜三地始终占据湖北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2024年数据显示,武汉GDP2.11万亿元,襄阳GDP6102亿元,宜昌GDP6191亿元,三者合计占比全省55.7%。这种地理和物理上的三角结构,也印证了“金三角”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韧性,从而成为湖北经济版图上的稳定器与增长极。襄荆高铁开通后,多地产业链协作效率将大幅提升,来自武汉高校的工程师通过高铁通勤,在荆门亿纬动力新能源车间,指导生产线优化;襄阳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高铁物流,实现当天交付到宜昌整车厂。另外,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正依托高铁构建起研发—制造—应用的高效闭环,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互促共进。
放眼全省,乃至全国,汉襄宜“金三角”经济总量已占湖北半壁江山,高铁环线的开通将使其辐射力倍增:向北可联动中原城市群,向南可对接长株潭,向东可融入长三角。这种枢纽优势,正是湖北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关键支撑。从襄阳公铁海联运通道到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从宜昌综合保税区到荆门循环经济产业园,高铁正在催化多式联运体系的化学反应,让湖北从九省通衢升级为九州通衢。
站在襄荆高铁通车的历史节点回望,这条穿越鄂西北群山的钢铁动脉,恰似荆楚大地的时代隐喻——在崇山峻岭间架设发展通途,于区域协同中重塑增长逻辑。当通车键启动时,一个规划同图、产业同链、创新同频的高铁环线成了一个动力源,正让支点建设不断稳中提速,中部崛起持续拔高。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朱江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