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猴哥跟labubu同框出现?李白跟昭君组cp?小龙虾上街游行了?”10月1日,不少武汉市民的短视频平台被光谷街头的热闹场景刷屏,当影视、书籍里的经典形象和现代网络文化IP人物走上街头,与市民近距离互动,这样新鲜奇特的画面,让假期里的人们多了份惊喜与期待。
这并非偶然的街头场景,而是武汉精心策划的“河山添锦绣”文旅IP城市大巡游。作为国庆期间武汉文旅的重要活动,巡游以花车为载体,23台花车、38家国内外演艺团队轮番上演,串联起多样文化元素与特色IP,吸引了海量市民和游客参与。这场花车巡游不仅让来汉游客感受到武汉作为旅游城市的魅力,更用创新的形式为文旅发展打开了新视角。
将文旅活动搬到街头,让市民和游客在日常出行场景中就能感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这种“沉浸式”体验,打破了传统文旅活动的空间限制,也让文旅消费有了更广阔的场景。对游客而言,这样的活动更具亲和力,不需要特意规划行程,在逛街、散步中就能参与其中,大大提升了旅游体验感;对城市来说,街头巡游也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让更多人通过生动的场景了解武汉的文化活力与城市魅力。
这场巡游不是简单的花车展示,在于让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出来”。“山不就我,我便就山。”广东潮汕金浦英歌舞、河南社火高跷、四川变脸、陕西安塞腰鼓等非遗项目,以往更多时候是在专业舞台表演或特定文化场所展示,普通大众接触的机会有限。而在花车巡游中,这些非遗文化走出专业场馆,融入街头场景,与市民游客零距离接触。英歌舞的铿锵节奏、社火高跷的灵动技巧、变脸的神奇变幻、腰鼓的磅礴激情,课本里的“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正化为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鲜活存在。这种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让非遗文化不再“高冷”,而是变得亲切可感。
更关键的是,武汉以花车巡游为纽带,推动了全省文旅资源的联动发展,构建起“中心引领、全域联动”的文旅发展新格局。巡游中的花车,从咸宁的赤壁火烧战船到荆州“天子驾六”楚王车马阵,从宜昌“两坝一峡”的山水生机到潜江“超大”龙虾的火辣长鳌,一架架花车融入各市州的核心IP与精神内核,把每个城市的“故事”说与游客听。作为湖北的省会城市,武汉以其独特的文旅吸引力和资源整合力,将全省各地的特色文化与产业优势集中展示,为周边市州带来了更多曝光机会,也为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旅游选择。对地方文旅发展而言,这种区域联动模式更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文旅发展的合力。
当楚地文化的深厚底蕴化作花车上灵动的装饰,与四海游客“撞”个满怀;当全省的好山好水、非遗瑰宝都搬到街头,让游客一次读懂湖北的万千风情,武汉文旅正成为融入文化活力与开放气质的“新码头”,以创新的形式、开放的姿态,整合资源、联动发展,不断提升文旅产业的活力与竞争力,让文旅真正成为推动城市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钟仕臣(武汉市洪山区“新声洪亮”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