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流量变能量,武汉势不可挡!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0日18:5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我们赢了!”10月8日下午的武汉体育中心鼓声震天,3万余人一齐振臂高呼——在刚刚结束的首届国际足联女足冠军杯比赛中,武汉车谷江大女足在主场以1:0绝杀新西兰的奥克兰联女足,成功晋级下一轮。武汉正通过引进顶级演艺赛事、打造多元文旅项目巧妙统筹经济发展、民生幸福与城市复兴,奏响一曲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精算推动城市发展的“经济账”,找到流量变“留量”的密码。武汉善于借助大型活动汇聚人气,并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将短暂的观演流量转化为持续的消费增量。首先,接住头部IP的“泼天富贵”。周杰伦演唱会三天吸引10余万歌迷奔赴江城,其中省外观众占比高达70%,直接拉动湖北及武汉的旅游综合消费超10亿元。除票房收入1.6亿元外,更惠及酒店、餐饮、交通等方方面面,周边酒店一度出现100%的入住率。 赛车嘉年华同样表现不俗,3天吸引超3.5万人次参与,通过“赛事+文旅+产业”联动,实现直接交易额突破1.5亿元。其次,巧妙延伸“票根经济”。 武汉创新性地将一次性的演唱会门票变为可在全城使用的“优惠通关卡”。湖北文旅集团为“杰迷”提供免费接驳巴士和票根文旅礼包,将他们的消费场景从场馆延伸至黄鹤楼、东湖、省博物馆等知名景点,实现了跨领域、跨行业的流量变现。另外,解锁“体育+”模式的消费新场景。 赛车嘉年华不仅是比赛,更结合了多场订货会、国际贸易洽谈、消费券发放及后备厢市集等多元业态,形成一个完整的消费闭环。市商务局推出“看球消费券”,发放“看球消费券”,第一轮就帮助本地商家增收1800万元,成功将体育热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力。

绘就惠及百姓的“民生图”,释放接地气和烟火气中的归属感。热闹的经济活动之下,武汉更注重让发展成果惠及普通市民,营造富有温情和归属感的生活空间。第一,让低门槛的“草根联赛”惠及最大基数。汉超联赛以8元的惠民票价(首批门票10分钟售罄)开放曾举办亚洲杯的职业级场馆武体中心,让高端体育设施真正服务于民,体现了“群众足球”的生命力,也是大型赛事向“民生工程”的转型。第二,努力拓展全民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 国庆日的文旅IP花车大巡游,将城市街道变为临时的文化仪式场所。当数万市民在高新大道两侧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时,一种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在现代都市中得以再造。汉口历史风貌区通过系统性活化,让街巷可漫步、建筑可阅读。这个国庆假期,这里接待客流约394.5万人次,已成为市民和游客共享的“城市客厅”。第三, 用入微服务提升“城市温度”。从周杰伦演唱会期间,城管队员主动护送脚伤歌迷入场,到国庆假期江岸区设置91处交通疏导岗保障出行,这些精细化的公共服务,让每位身处武汉的人都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

筑造彰显城市精神的“复兴梦”,凸显文化自信与国际表达。武汉的文旅实践,终极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全面复兴,这其中既有对历史的致敬,也有对未来的展望。让老建筑“活”起来。江岸区对177处文物建筑、153处优秀历史建筑进行精心修缮与活化利用。巴公房子变身探索型历史文化酒店,平和打包厂荣获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它们不再是静止的标本,而是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活化石”。在城市叙事中重塑自信。武汉主动夺回“城市叙事权”。花车巡游被视为对城市文明底蕴的当代阐释;汉超联赛将比赛安排在武昌首义广场、汉阳古琴台等文化地标旁,让现代体育精神与城市历史文脉激情碰撞。武汉正从“被讲述的对象”,变为自己故事的“主动讲述者”。擦亮登上国际舞台的“城市名片”。武汉网球公开赛等国际顶级赛事的举办,是江城与世界共舞的绝佳舞台。赛事不仅带来全球顶级的体育竞技,更让武汉独特的文化底蕴通过这个窗口,传递给全世界。

武汉的实践表明,算清“经济账”是引擎,绘好“民生图”是根基,筑牢“复兴梦”是方向。它们共同作用,使流量变能量,让武汉焕发出蓬勃生机。算得清“经济账”,才能为发展和惠民提供持续动力;绘得暖“民生图”,才能凝聚人心、彰显城市温度;筑得牢“复兴梦”,才能找准方向,让城市在全球化浪潮中独具魅力、屹立不倒。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伦(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刘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