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2025年湖北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期间,“荆楚民生观察团”开展了一系列探访活动,让我们看到了荆楚大地上全社会共同参与“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的生动实践。
监管引领,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湖北省深入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服务“支点建设”的重要支撑,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治理,严守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关口。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创新监管模式,提升治理效能。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发力,创新监管模式,提升治理效能。
此次“荆楚民生观察团”活动,正是我省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引入社会力量强化监督的积极探索。观察团深入一线,以其独立的视角和专业的知识,成为监管触角的有效延伸,助力发现潜在风险,督促问题整改,提升了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这种“监管+监督”的模式,使得食品安全防线更加严密、更具韧性。
企业主责,筑牢食品安全“第一关”。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其诚信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从像湖北初阳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这样注重源头控制、发展生态农业的企业,到致力于生物技术研发、以科技力量保障营养与安全的嘉必优;从孝感首衡城这样的大型农产品流通枢纽中严把准入关、检测关、溯源关的众多商户,到福银高速安陆服务区等交通要道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安全、放心餐饮服务的经营主体。它们都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食品安全承诺。通过建立严格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管理。这些企业正在将食品安全内化为企业文化和发展生命线,共同夯实着食品产业的信任基石。
社会协同,凝聚食品安全“共治力”。食品安全的守护,绝非单一力量所能及,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同发力。首先,行业自律是关键一环。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通过制定行规行约、推广先进标准、组织培训交流,引导会员单位规范生产经营,提升整体行业的安全水平。其次,媒体监督是重要力量。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既能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舆论压力,也能传播食品安全知识,提升公众辨识能力。再是,公众参与是坚实基础。每一位消费者都是食品安全的最终评判者和受益者。鼓励消费者积极行使监督权,通过“12315”等渠道投诉举报,参与“你点我检”等活动,能够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络。此外,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理性消费能力,同样至关重要。
展望未来,共筑永不松懈的“安全长城”。守护食品安全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当前,荆楚大地上的实践充分表明,只有将政府的严格监管、企业的主体责任、行业的自我约束、媒体的舆论监督以及消费者的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治理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安全风险。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性的共治模式涌现,更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于食品安全管控,更浓厚的食品安全社会氛围得以形成。只有全社会携手并肩,持续发力,共同筑牢从源头到终端、从线下到线上、从生产到消费的每一道防线,才能让“荆楚味”更安全、更放心,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凌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
责编:陈頔 王艳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