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读编往来

【读编往来】江懿枫: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11:17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回首在湘口街道汉江村工作的三百多个日夜,从初出茅庐的忐忑茫然到如今的从容坚定,基层这部厚重的“无字之书”,以最质朴的方式教会我“向下扎根”的智慧,赋予我“向上生长”的力量。这片土地,用其宽广的胸怀包容我的稚嫩,用丰富的实践淬炼我的筋骨,让我体悟到“刀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的深刻内涵,完成了从“书斋学子”到“田间公仆”的身份蜕变。

“身入”基层,“脚沾泥土”守初心,在“接地气”中涵养为民情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别校园“象牙塔”,初到村庄,面对陌生的环境、迥异的口音、繁杂的事务,我曾感到本领恐慌,如同隔雾看花,虽怀满腔热忱却难免手足无措。我深知,“身入”是选调生涯的“第一课”。于是,我收起骄矜之气,静下躁动之心,跟随村“两委”干部,用脚步丈量村情民情,一条条巷道、一户户人家,在一次次“敲门入户”中绘制心中的“民情地图”。晚上得空,我便埋头于村情调研报告的撰写,翻阅资料、核对数据、分析研判,力求精准反映乡村发展的脉络。汗水浸湿衣背,泥土沾染裤腿,方言磨砺耳蜗。正是这日复一日的“身入”,我褪去了“书生气”,染上了“泥土香”,从村民眼中“那个新来的高材生”变成了他们愿意打招呼、唠家常的“小江同志”。我渐渐明白,“守初心”并非一句口号,它就蕴藏在这俯身向下的姿态里,体现在这“脚沾泥土”的踏实中,是“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本色坚守。

“心入”群众,“情系冷暖”强本领,在“增底气”中练就实干内功。“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仅仅“身入”远远不够,更要“心入”。参与主题党日活动,聆听老党员讲述峥嵘岁月,感悟“初心如磐”的信仰力量;协助安全生产排查,走进村民家中,查隐患、促整改,在细微处守护百姓安宁;学习调解群众矛盾,坐在乡亲们中间,听诉求、理脉络、化干戈,体会“法理情”交融的基层智慧。我努力将自己真正融入村庄的“脉搏”,用心倾听每一句乡音背后的期盼,感受每一个表情深处的冷暖。从最初的政策“传声筒”,到努力尝试用“土言土语”讲解惠民政策;从面对复杂纠纷时的无从下手,到学会耐心倾听、换位思考、寻求共识;从撰写调研报告时的纸上谈兵,到力求每一组数据、每一个结论都源自扎实的走访与深刻的体悟。这个过程,是“活学”更是“活用”,是将干部们“辛苦指数”转化为村民们“满意指数”的过程。“心入”基层,让我懂得了工作的温度与精度,学会了与群众打交道的方式方法,练就了在纷繁事务中抓主要矛盾的“绣花功夫”。这份“增底气”的成长,源于将心比心的真诚,源于解难纾困的实践,也让我深刻理解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重量。

“情铸”乡野,“肩扛使命”向未来,在“扬锐气”中砥砺奋进之志。“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一年的深耕厚植,基层于我,已不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更像是一份情感寄托和价值追求。当我看到通过耐心沟通化解邻里积怨后双方舒展的眉头,当我在安全排查后听到乡亲们一声真诚的“辛苦了”,当我参与的调研报告能为村庄发展提供一丝有益的参考,那份由心底涌动的踏实与自豪,远比任何考核评价都更为珍贵。基层的锻炼,洗去了稚气,磨砺了意志,坚定了信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坚信,只要方向正确,脚步坚实,就没有抵达不了的地方。这份“扬锐气”的豪情,是面向未来的信心与决心,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激励着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去。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江懿枫(武汉市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