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让银龄教师照亮乡村教育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10:3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银龄讲学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计划在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招募7000名讲学教师,旨在充分利用退休教师专业优势、经验优势,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其中,湖北将招募1225名,更让这份温暖在荆楚大地有了具体的落点。

银发赴乡,是价值再实现。对于银龄教师而言,讲学不是额外负担,而是退休生活的二次绽放。不少退休教师离开讲台后,仍心系教育事业,银龄讲学计划恰好为他们提供了重返战场的舞台,让他们在熟悉的课堂中继续传递知识,发光发热;同时,银龄教师可凭借丰富的经验帮扶青年教师成长、参与课程研发与督导,用“过来人”的智慧破解教学中的难题,实现个人价值与教育发展的双向共赢。

银发赴乡,是情感双向奔赴。对于乡村孩子来说,银龄教师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超越课本之外的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会用平和的心态、温暖的关怀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让学生感受到超越知识之外的关爱与陪伴;同时,课堂上学生们专注的眼神,年轻教师主动请教时的尊重与认可,也能让银龄教师重新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与分量,在奉献中收获别样的情感慰藉。

让银龄讲学行稳致远,需筑牢保障安全网。银龄讲学的价值已显现,但要让更多退休教师安心赴乡,还需破解后顾之忧。一方面,要落实好待遇保障,除了按政策发放讲学补助,还需根据银龄教师的身体特点,配备必要的医疗保障,比如定期体检、购买意外险,在学校安排上尽量避免过重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优化细节服务,比如为银龄教师提供交通便利、协调住宿环境,建立定期走访机制,及时解决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此激励更多银龄力量加入其中。

然而,银龄讲学终究是乡村教育的阶段性补位,不能替代吸引青壮年教师扎根乡村的长远目标,因此,在推进银龄讲学计划的同时,更要从根本上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提高薪资水平、改善住宿条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让年轻教师“愿意来、留得住、教得好”。银龄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阶梯,完善的保障体系则为青年教师扎根乡村筑牢根基,二者结合才能真正破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   

从“讲台退休”到“乡村续教”,银龄教师的每一步前行,都是对“老有所为”的生动诠释。当银发身影走进乡村课堂,当经验与活力在山野间进行碰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批教师的奔赴,更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微光,与青年教师并肩共同照亮乡村孩子的求学之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佳(宜昌夷陵)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