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以“知识引擎”驱动湖北产业能级跃升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22:5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湖北省印发《关于加快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聚焦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四大领域精准发力,明确24条务实举措,为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勾勒出清晰路径,彰显出湖北以知识要素激活产业潜能的战略定力。

当前,全球产业竞争的核心正从制造能力转向以知识、技术、数据为驱动的综合生态竞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运行的“大脑”与“神经系统”,以知识、技术、智力资本为核心投入,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湖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科教资源丰富、制造业基础深厚,发展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破解传统增长模式瓶颈的必然选择,更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关键抓手。

尽管湖北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已稳居中部首位,工程设计、光电子信息等领域实力领跑全国,但与发达省份相比,新兴领域布局不足、要素交易平台缺位、产业链协同不紧密等短板仍然较为突出。此次《措施》的出台,正是瞄准痛点靶向破题。在科技服务领域,着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通过实验室效能提升、科技创新券补贴、技术经理人激励等举措,构建“研发-中试-转化”全链条体系,让科教“富矿”转化为产业发展“金矿”;在信息服务上瞄准建设“世界工业软件之都”,以首版次软件最高1000万元奖励、5000万元上云服务券、每年100个数智场景推广等激励政策,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金融服务领域聚焦重构引导基金体系,以更灵活的基金存续期和创新的“先投后股”模式,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支持;商务服务则注重发展专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湖北吸引和配置全球高端资源的能力。

如何将政策“施工图”变为发展“实景画”,还需要一套系统集成的“组合拳”。在要素保障上,要不断优化人才体系,既放眼全球招贤纳士,也深耕细作培育好本土专家;要推动数据要素有序流通、释放价值,同时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在体制机制上,要坚决破除各种形式的市场壁垒,构筑起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让创新之火成燎原之势。此外,各地也应深挖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推动地域特色转化为竞争优势。比如,武汉市江汉区锚定武汉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行示范区目标,重点培育金融业、现代商贸业、专业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高效配给优质资源。以推动建设法律服务业集聚区为例,出台《江汉区进一步推动律师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推动辖区律师、公证、鉴定、仲裁行业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潮涌荆楚,势已成风。《措施》的落地是湖北培育新质生产力、构筑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一步。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必将成为湖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注入强劲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王新(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