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及时奖励”为干事创业注入活水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20:5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在武汉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及时奖励”政策的落地生根,恰似一束精准的“聚光灯”,既照亮干部在重大项目攻坚、招商引资一线的实干身影,更点燃了武汉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长江经济带核心增长极的奋进引擎。这不仅是对干部辛勤付出的精准回应,更是武汉以制度创新涵养担当生态、激活治理活力的深远布局,彰显出“以实绩论英雄、为奋斗者撑腰”的鲜明导向。

及时奖励的首要价值,在于以“精准性”打破“平均主义”,让奖励真正“奖到关键处”。长期以来,“论资排辈”“干好干坏差别不大”的现象,曾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干部干事积极性。武汉的破题之策,是将奖励锚定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市更新等8个核心领域,把“实绩”作为唯一标尺,实现“攻坚在哪里,奖励就跟进到哪里”。武昌区委办二级调研员吴江,为企业量身设计市场化支持路径,推动重点项目快速落地;武昌区商务局副局长程路化身企业“零号员工”,争分夺秒促成审批;武昌经济开发区财务部主任曾栋梁,创新“商住拆分、分宗供应”模式破解地块出让难题。这些干部的担当,因及时奖励而被看见、被认可。这不仅让实干者感受到组织的“温度”,更向全社会释放“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同”的强烈信号,从根源上挤压“躺平”心态的生存空间。

及时奖励的核心魅力,在于以“时效性”点燃“干事热情”,让激励真正“暖到心坎上”。奖励的生命力在于“及时”,若等项目收尾、热度消退后再表彰,激励效果便会大打折扣。青山区在万洋众创城项目推进中,对区医保局挂职干部胡玉成等6人迅速给予嘉奖,正是抓住了激励的“黄金窗口期”。32岁的胡玉成从“医保人”转型“土地人”,一周完成容缺供地、推动“拿地即开工”,这份高效背后,既有个人的拼搏,更有及时奖励带来的精神鼓舞。及时奖励好比“雪中炭”,在干部攻坚疲惫时递上“强心剂”,在实绩亮眼时送上“荣誉章”,既让冲劲不衰减,更让身边人看到“干事有回报、奋斗有奔头”,形成“奖励一个、带动一片”的良性循环。

及时奖励的深层意义,在于以“长效性”构建“成长闭环”,让实干者真正“干有奔头”。城市发展的竞争,本质是人才活力的竞争。武汉的及时奖励,从未止步于“一次性表彰”,而是将其与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能力培养深度绑定,织密“实干——奖励——成长”的纽带。曾栋梁、胡玉成获嘉奖后,凭借实绩被提拔为区管领导干部;江夏区水务局杨柳从河湖管理科科长轮岗至总工程师岗位,在新赛道续写担当。江夏区山坡街道党工委书记朱灶利以“村湾为办公室、工地为会议桌”,用实干赢得企业信任,其获嘉奖的经历,更成为基层干部的生动榜样。当奖励不再是“一次性荣誉”,而是职业发展的“通行证”,当先进事迹通过短视频、表彰会等方式广泛传播,便能在干部队伍中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人才扎根武汉、建功立业。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武汉的“及时奖励”政策,既是对干部个人价值的尊重,更是对城市未来的投资。从长江畔的重大项目工地,到光谷的科技创新实验室,这股“源头活水”正让干部队伍始终保持蓬勃朝气,让干事创业的氛围愈发浓厚。未来,随着政策持续深化,必将有更多“闯将”在产业升级一线冲锋、“尖兵”在生态保护战场攻坚,为武汉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当好龙头走在前列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让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力与创新策源力愈发强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倪冲(“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