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00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不仅是一次发射成功,更是一种国家战略能力的跃升,是我国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的又一步。科技竞争本质是人才竞争,核心在于青年。当代青年肩负着攻克“卡脖子”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这不仅是“应不应该”的担当,更是“必须为之”的回答。广大青年要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把奋斗写在实验室、生产线和强国征程上,以青春与智慧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强国不是一蹴而就的坦途,而是一场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突围的硬仗。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国产大飞机C919的研制历程,正是中国自主创新的生动写照。从2008年立项启动,到2017年成功首飞,再到2023年完成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整整十五年攻坚路。面对航空电子、飞控系统、复合材料等外围长期封锁的“硬骨头”,项目团队没有依赖引进,而是构建联合攻关体系,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数百项试飞科目、上千项试验任务,终使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事实证明,科技登峰没有捷径,不能止于“造壳”,更不能寄望于“拿来”,唯有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从关键环节突破,以自主创新构筑中国航空工业的坚实能力。
科技创新不仅需要敢打硬仗的勇气,更呼唤持之以恒的耐力与战略定力。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不是短跑冲刺,而是比拼决心、韧劲与耐心的长期接力。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历程便是明证。从1994年启动,到2020年全球组网完成,北斗走过了26年艰苦卓绝的攻关之路。面对元器件封锁、技术起步晚、系统复杂度高等多重挑战,中国科研人员没有退缩,而是坚持自主研制、分步推进,实现从区域服务到全球覆盖的跨越。在星间链路、长寿命验证等关键技术上屡败屡战、久久为功,他们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信念,把一次次失败转化为前进的阶梯。北斗的成功告诉我们:真正的科技力量,源于顶住压力、穿越寂寞之后的持久突破,科技自立自强,靠的是一代代人接续不断地坚守。
科技自立自强,不仅要在应用层面发力,更要在基础研究上筑牢根基。没有扎实的基础学科支撑,就难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真正突破。为此,国家实施采取一系列的“硬措施”,重点支持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基础学科建设,这是为国家科技未来“筑基固本”的战略举措,如“强基计划”,它不仅是教育改革,更是面向未来科技竞争的人才布局,其核心正在于培养一批有志于科技报国的中国青年。他们不追逐速成光环,不迷恋市场浮华,而是甘坐冷板凳、勇做基础研究,主动将青春投入国家最需要的科研方向。这支青年力量,是当代中国青年矢志报国的杰出代表,是支撑现代中国战略科技崛起的希望所在。
科技强国,依赖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攀登。自主创新要靠青年突破,长期攻关要靠青年坚持,基础研究要靠青年扎根。无论是攻克“卡脖子”难题,还是打赢新一轮科技竞争主动仗,广大青年要以“挺膺担当”的崇高使命,成为奋斗在前沿的参与者、建设者与开拓者,将个人奋斗融入强国征程,以青春投身创新实践,以智慧勇攀科技高峰,如此才能无负伟大时代,无愧于民族与历史的重托。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盛诗桓(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