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飞越大别山,嘹亮不变的初心。10月21日,青春华章 黄冈市弘扬大别山精神音乐党课在黄冈师范学院成功举办。循着《董必武回黄安》《发动歌》等9首歌的优美旋律,大别山地区“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历史画卷在青年大学生眼前徐徐展开。
在欣赏红歌中串起历史脉络。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是思想的共鸣,是情感的宣泄。音乐党课以《红旗漫卷大别山》为主题,选取大别山地区广为流传的9首代表性红歌,串联起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歌曲《董必武回黄安》再现董必武在大别山地区传播革命星火的光辉足迹;《八月桂花遍地开》唱出军民欢庆“成立苏维埃”的由衷喜悦;《送郎去参军》定格“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叫儿打东洋”的感人场景;《江上有面不落的帆》讲述“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的动人故事……音乐为线,一线串珠,旋律为翅,思绪飞扬,欣赏完9首红歌,波澜壮阔的大别山革命史如同滔滔江水,在青年学生眼前激荡澎湃。
在倾听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音乐党课深挖每一首红歌背后的革命故事,从中提炼出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引导青年学生汲取精神力量。譬如,解读《发动歌》的歌词,讲述20世纪20年代,党在大别山地区“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农运故事,深刻揭示大别山精神中“紧跟党走”的精神内核;解读《刘邓大军》的歌词,讲述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故事,深刻揭示大别山精神中“不胜不休”的精神特质……故事为桥,带领青年学生抵达历史深处;故事为镜,引导学生照见内心深处,从而在触及灵魂中汲取大别山精神的强大力量。
在感悟思想中激扬青春担当。“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音乐党课以感染力强的红歌欣赏为切入口,采取“听红歌—学党史—悟思想—见行动”的内在逻辑,循循善诱,步步升华,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譬如,在第一篇《先驱播火 唤起工农跟党走》的最后部分,课程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强调,青年学生要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等领域勇担使命,让理想信念在实践中扎根生长……“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当党课落幕,掌声响起,真理的种子在大学生心里悄然发芽,青春的担当在大学生心中拔节生长。
音乐如雨,淋湿了我们的双眼;精神如火,激荡着我们的内心;思想如光,照耀着我们的征途。当青春遇上激情燃烧的岁月,以担当作笔,作答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考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火(湖北黄冈)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