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浸染峡江,星光点亮宜昌。10月30日,2024-2025年度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之夜花落宜昌,百余位影人将在此共赴“唯见长江,光影绽放”之约。这正是中国电影扎根文化沃土与宜昌借力光影赋能的双向奔赴,共同回应着“勇担电影强国使命,打造长江文化高地”的生动实践。
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425亿,观众达14亿,国产电影票房接近80%。能走进电影院,有好故事是关键。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精良制作与经典IP强势出圈,到《南京照相馆》于镜头间定格家国记忆与人性光辉,从《唐探1900》的以东方智慧演绎跨国奇案,到《浪浪山小妖怪》借“小人物”叙事照见当代心灵……这些作品无一证明国产电影的爆款密码在于既要构建宏大叙事,更要汲取地域养分。而宜昌,正是能为电影创作提供无限灵感的“富矿之城”——这里有山水奇观的视觉张力、千年文脉的精神内核、时代变迁的鲜活故事。M榜选址于此,恰是对其电影价值的精准认可。
宜昌对电影的热忱,非“被动承接”的客套,而是“全民参与”的真诚。为让M榜成为“电影人的盛典、市民的节日”,一场覆盖全城的电影互动热潮已然掀起:国贸大厦等九大商圈将消费与电影绑定,消费抽奖、打卡集章直指盛典盲盒券,让日常逛街成为“寻影之旅”;“宜昌交通广播”推出“宜昌美食地图”短视频,将红油包子、凉虾、宜昌肥鱼等特色小吃化作“电影周边”,留言互动投票设计让味觉记忆叠加光影情怀;幸福蓝海等八家影城化身“电影知识竞技场”,结合《山楂树之恋》《宜昌保卫战》等本土影片设计问答题目,10月21日至10月27日的观影抽奖中,购买《桃花鱼》等宜昌题材影票还可获额外福利,让观影从“被动观看”升级为“主动参与”。线上端更形成矩阵效应,“三峡日报”等平台发起“最期待电影明星”话题与“爱电影 爱宜昌”故事征集,市民分享的“三游洞寻《三峡好人》取景地”“秭归探班《桃花鱼》拍摄”等经历,让每个人都成为城影关系的见证者。这份全城涌动的观影热情和家人般的欢迎, 成为了宜昌递给全国电影人的一张温暖名片。
若说全民热情是宜昌的“软实力”,那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山水风光,便是其持续为电影“供血”的“硬支撑”。电影艺术的核心是“讲好故事”,而宜昌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戏剧张力的“天然剧本”。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精神、昭君“为国和亲”的家国情怀、三峡大坝“截断巫山云雨”的时代壮举,皆自带戏剧张力,是天然的创作素材库。宜昌的屈原祠古意、三峡大坝雄奇、三游洞文脉,每一处景观都是电影镜头里的“精神符号”,为叙事提供“可触摸、可感知”的文化根基。
更难得的是,宜昌的山水人文并非“静态背景”,而是能与电影叙事深度融合的“动态元素”。20世纪80年代,《三峡情思》以长江三峡为幕,将瞿塘峡雄奇、巫峡秀丽融入爱情故事,让宜昌风光首次大规模登陆大银幕;2010年,《山楂树之恋》在远安取景,青石板路、老厂房与漫山红枫构成的诗意画面,让“纯爱”主题与地域气质完美契合,也让远安成为影视取景热门地;2016年,《宜昌保卫战》以三峡石牌要塞实景拍摄,全景展现宜昌大撤退的悲壮历史,让历史叙事更具冲击力;2024年的《桃花鱼》则以秭归乡村振兴为原型,将屈原祠、高峡平湖景观与屈原精神、长江大保护理念无缝衔接,让宜昌的“景”“情”“魂”皆成剧情核心。这些作品共同串起了宜昌“城影共生”的生动故事。如今,三峡人家的巴楚风情、清江画廊的碧波万顷、土家吊脚楼的烟火气,已成影视剧组“香饽饽”。2024年宜昌接待游客1.18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80亿元,《山楂树之恋》取景地远安青龙村、《三峡好人》关联地奉节白帝城(紧邻宜昌三峡库区)等影视IP打卡点贡献显著客流,“观影-寻景-消费”的产业链条,正是影旅融合的最高境界。
宜昌与电影的关系已从“素材供给”升级为“共生共荣”。M榜的落地,不仅是对宜昌过往电影价值的认可,更将为其注入新动能:电影人将挖掘更多宜昌故事,盛典传播将放大城市影响力,全民热情将孕育更浓厚的电影土壤。在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及文旅产业发展规划中,已提出要 “依托三峡库区、屈原文化、土家风情等特色资源,规划建设长江影视创作基地”。让“三峡山水映光影”成为新的城市名片。这种“电影赋能城市、城市滋养电影”的良性循环,为中国电影扎根地域高质量发展及城市现代化转型,开辟了充满活力的新路径。
大江弄潮,光影筑梦。当电影镜头对准这座“来电的城市”,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三峡的壮美与工程的恢宏,更是无数普通人奋斗身影与这片山水的温暖对话。10月30日,让我们相约宜昌,共赴这场光影与江河的千年之约,见证城与影在新时代的更多可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文洁(湖北宜昌)
责编:丁楚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