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唯有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方能在变局中开新局,于危机中育新机,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筑牢根基。
作为改革的重点领域,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突破始终聚焦于破除要素流动的制度藩篱。《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的落地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的出台,如同拆除横亘在资源配置中的“万里长城”,让电力、交通等要素在全国范围内高效流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正式施行更彰显改革决心,在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权益保护等方面形成制度刚性约束,有效激活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全面深化改革犹如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金钥匙”,是打通全国统一大市场“卡点堵点”的“破壁斧”,更是催生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催化剂”。
基层实干夯改革之基,凝聚全方位推进合力。福建上杭古田镇推行“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悄然唤醒沉睡的乡村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点睛之笔。三明医改打破“以药养医”模式,推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实现医保基金从亏损转为盈余,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河南新野县政务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让市民仅在半天内办结新生儿出生全部手续,从“跑断腿”到“零跑动”,折射出政府治理效能的跃升。湖北随州深化城管体制改革,实现市级“瘦身”与区级“强体”双赢,市民“随手拍”井盖破损即可响应修复。这些微观实践,正是宏观改革在神州大地上的生动注脚。
改革发展成果,最终要落脚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高质量发展不是冰冷的GDP数字,而是可感可触的民生质感。社保卡异地激活、医疗检查结果互认等“小切口”改革,如春雨般滋润民生土壤,让公共服务更具暖意。“十五五”期间,改革将向更深层的民生领域挺进:通过教育评价改革破除“唯分数论”,让成长回归本真;通过养老保障全国统筹破解“区域失衡”,让晚年更有尊严;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让公平正义具象化。每一项民生领域的改革,都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这种改革绝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恰是“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初心践行。
潮涌东方,风正扬帆。从“一五”到“十五五”,七十余载风雨兼程,我们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恒心,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未来五年,挑战与希望并存,机遇与风险共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一定能将“十五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戴阳(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