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38.83元的信仰刻度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17:5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湖北日报》报道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余额只有38.83元。这串带着零头的数字,不像遗产,更像一枚刻在大山深处的印记,藏着一位老党员最朴素的人生答案,它比任何巨额存款都更能照见信仰的模样。

38.83元的余额,是一辈子“向外给予”的生活注脚。罗官章的家在海拔1800米的山梁上,屋后棚子里新磨的镰刀还闪着光,桶栽天麻的试验却没能等到结果。女儿整理遗物时,看到的是药柜里堆满的药瓶,和工资卡上仅剩的几十元钱。每个月的退休金,除了买药治病外,全变成了给乡亲的种子、孩子的学费、创业青年的启动金。吴晓峰父子记着他的好,王正望念着他的劝,吴春艳藏着他的话,这些被他温暖过的人,都是这38.83元余额的“去向证明”。

老人最后一顿晚饭是几个炕洋芋,穿的衣服洗得发白,可给困难户塞钱时从不含糊;自己舍不得添件新衣,却把积蓄都投进天麻种植试验。这38.83元,是他对自己“苛刻”的极致体现,更是对群众“大方”的无声见证。在牛庄乡从贫瘠到丰饶的变迁里,这串数字早已转化为漫山的天麻、增收的产业、鼓起的腰包,变成了乡亲们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38.83元的“贫穷”,与7枚奖章的“富足”形成了最动人的对照。衣柜里那个布包的木盒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等奖章静静躺着,每一枚都镌刻着他的坚守。1997年退休第二天就重返牛庄,从乡党委书记到退休干部,49年里身份变了,“帮老百姓谋出路”的初心从没变。201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后,他没有丝毫虚荣,转身又扎进田间地头,连返乡青年的蔬菜地里有杂草都要细心叮嘱。

这些奖章不是陈列品,是他踏遍山梁的脚印凝结成的勋章。当他指着中药材黄精地里的杂草说“要及时除”,当他看着9月3日阅兵式念叨“基层要强”,当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忠诚、干净、担当”,奖章的光芒便照进了现实。38.83元的余额,恰恰印证了这些荣誉的纯粹,他从没把奖章当成换取私利的资本,而是当作继续奉献的责任状。

38.83元还连着另一串滚烫的数字,520元的最后一次党费。“520”,这个被赋予浪漫含义的数字,在罗官章身上,化作了对党的一生坚守与深情告白。他用一辈子践行着“党员就要像一颗种子,撒到大山里,就应该帮老百姓谋出路”的誓言,他退休后,仍为村里谋划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径;即便到了生命最后一刻,心里惦记的还是桶栽天麻的新技术。这38.83元与520元的呼应,藏着一位老党员最赤诚的人生逻辑,就是对自己极简,对党和人民极忠。

土家汉子自发跳着“撒叶儿嗬”送行,十几位村民攥着礼金争执“不收就是见外”,这些场景远比任何悼词都更有分量。罗官章没留下存款,却留下了比金钱更宝贵的遗产,让牛庄乡储蓄所“不愁存款”的产业,让乡亲们“多渠道增收”的思路,让党员成为“闪闪发光”的榜样。这38.83元告诉我们,真正的富裕从不在银行卡里,而在群众的口碑里、在脚下的土地上、在初心的坚守中。

山风掠过牛庄的天麻地,新苗正在泥土里扎根。罗官章的故事,就像这漫山的种子,早已在大山深处发芽生长。38.83元的余额或许会被遗忘,但它承载的信仰重量,永远会在岁月里沉淀成最动人的风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政法委“清江剑”团队负责人、湖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联第五届作协理事)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