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最后的38.83元,一座精神富矿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18:2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八十八年的人生旅程终结,银行卡里仅剩38.83元。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数字,却是一座精神富矿,是罗官章老人交出的最后一份人生答卷,它无声地叩问着我们:何为财富?何为价值?

如果说,那张薄薄的工资卡定义了一种“清贫”,那么罗老却用它反衬出生命价值的“丰厚”。在一个常常用头衔、财富和影响力来定义成功的世界里,罗老的“成功”显得如此静默而深沉。他失去的两根手指,他投入的全部退休金,那八百多个日夜高山上的坚守,共同铸成了一枚无声的勋章。他的成功,是牛庄乡天麻产业从无到有,产值直至近7500万元的奇迹;是乡亲们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后,脸上绽放的笑容。这一刻我们恍然大悟:真正的成功,是活成被土地、被乡亲、被时代所需要的样子,是在奉献中完成的自我实现。

那双锯天麻时失去手指的手,捧起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一条让乡亲们共同致富的道路。罗老没有带来巨额投资,却带来了最宝贵的“火种”——一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他不是简单地“给予”,而是点燃了乡亲们“挖穷根”的内生动力。罗老用一生证明,比资金和技术更先抵达的,应当是一种精神的引领。这种以人为本、以精神引领为先的发展模式,或许不如项目落地那般立竿见影,却如涓涓细流,更本质,也更持久,因为它深刻地改变了人。

我们这个时代,许多人在计较中迷失了方向,而罗老这面镜子,照出了另一种活法。在“精致利己”被部分人奉为生存智慧的当下,他那种“不让乡亲们荷包鼓起来,我吃不好睡不香”的担当,让我们明白,利他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是一种踏实的生活选择;奉献也不会让人变得干瘪,它如同活水,在滋养他人的同时,也丰盈了自己的生命。罗老衣柜里那7枚被珍藏的奖章,和他上交的最后一份党费,共同构成了一个坚毅的精神坐标,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何为根本,何为初心。

罗老静静地走了,却留下一个值得我们久久思量的问题:我们追求的发展,终点究竟在哪里?是报表上越来越多的数字,还是老百姓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在乡村振兴这条漫长的路上,资金、技术、政策都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是需要千千万万个“罗官章”所承载的精神——那种“把种子撒进大山”的信念,那种“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那种“用生命照亮生命”的情怀。

那张薄薄的、仅余38.83元的银行卡,终将在岁月中褪色。但它所承载的厚重精神,却已注入时代的土壤,如种子般破土生长,生生不息。这,正是罗老从茫茫大山传递给我们的最珍贵的回响。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雨琪(武汉市洪山区)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