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燃灯的微光可照山河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18:2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在物质丰盈的时代,试问38.83元能买到什么?一杯咖啡,一份快餐,亦或是两张电影票?但在海拔1800米的牛庄乡,这是88岁老党员罗官章工资卡上的最后余额。连同珍藏半生的7枚奖章、临终前上交的520元党费,这三组数据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成为镌刻初心的“精神信物”,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立起标尺、照亮前路、注入力量。

为获取天麻有性繁殖的试验数据,他爬上最高的山顶,靠烤土豆充饥,日复一日坚守;为支撑试验开展,他将5万5千元退休金用得分文不剩;为钻研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左手拇指和食指被锯片割断,仅休息10天便忍痛重返基地……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只有脚踏实地的行动,他带领着村干部、党员先锋以及乡村群众,在贫瘠的山地上刨出一条致富路,绘就出一幅富裕和谐、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画卷。当被问起为何执着?他用一句“只要乡亲们能富起来,我流点汗流点血算什么呢。”作出了最铿锵有力的回答。

四十九载风雨无阻,四十九年初心如炬。像罗官章这样把热血献给大地、把情怀洒向乡土的共产党人,如点点星火散布在广袤大地。他们扎根一线,一步接着一步走,一锤接着一锤敲,纵使面对疾病缠身的折磨、产业试错的失败、群众初期的不解,也从未有过丝毫退缩,而是矢志不渝地奋勇向前。反观少数党员干部,有的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敷衍工作,有的把“为人民服务”挂在嘴边却不见行动,有的满足于“做表面文章”,与罗官章“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责”的担当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思想懈怠、行动滞后的状态要不得,必须及时警醒、坚决扭转。正如高山上的松柏,只有扎根土壤、顶风傲雪,才能长青不凋;党员干部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才能赢得百姓的真心拥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对于广大党员而言,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从来不是抽象的要求,而是具体的行动指南。以罗官章为代表的党员先锋们,正是将正确政绩观扎根内心深处、融入灵魂血液,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精神上的富足把事做好,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最终交出了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时代答卷。

衡量一名党员的价值,不在于职位高低、权力大小,而在于为群众做了多少实事、解了多少难题。这启示广大党员,要在群众的认可中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具体而言,在制定政策时,莫要“拍脑袋决策”,而是多走村入户、多座谈调研,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诉求,确保政策能够真正反映群众的心声、解决群众难题;在推动发展时,莫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每一个群众身上。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拓宽群众参与渠道,让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不仅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监督者,真正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罗官章用四十九年深山扶贫路,把平凡的一生过得厚重无比。这也深刻告诉我们,“为人民服务”并非一日之举,而是一辈子的坚守,更是融入日常、见于细微的行动自觉。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罗官章为榜样,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无论年龄大小,都要学会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牢记初心使命,用实干担当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让鲜红的党徽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熠熠生辉,让点点微光汇聚成照亮山河的璀璨光芒。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袁芳(夷陵区委组织部)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