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4日20:4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召开的全市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提出,要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倡导“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的主动性。志气是行动的先导,主动是发展的引擎。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基层干部唯有以志气引领方向、以主动抢占先机,才能将街巷经济的“一池春水”汇聚成城市发展的“万千气象”。

志气是基层干部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为“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清醒与坚定。这种志气并非盲目自信,而是建立在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使命的自觉担当之上。会议强调建立崇尚实干、带头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干部戒骄戒躁、真抓实干、善作善成,以工作主动赢得发展主动。志气的本质是一种内在驱动力,它让干部在面对复杂局面时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成绩面前不忘形,在困难面前不退缩。这种精神坐标激励干部敢于直面问题,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破解发展难题,从而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打开新局。

主动性与志气相辅相成,是志气在实践中的延伸。会议提出“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的要求,本质上是对干部能动性的呼唤。主动性意味着不等不靠、前瞻布局,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谋划”。它要求干部既要有“仰望星空”的视野,又要有“脚踏实地”的韧劲,在因地制宜中创新路径。这种主动性源于对机遇的敏锐把握,更基于对责任的清醒认知。干部需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闯干拼”的劲头谋突破,将政策蓝图一步步转化为具体行动,从而在比学赶超中突破局限。

志气与主动的背后,需要制度环境的滋养。会议倡导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其核心是通过制度设计让实干者得褒奖、有为者有位子。例如,通过定期交流机制促进经验共享、压力传导,推动形成“崇尚实干、带头担当”的氛围;通过容错免责机制为干部提供“试错空间”,让其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大胆探索。这种制度支撑旨在破除“急于求成、虎头蛇尾”的短视行为,推动形成“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生态。制度的力量在于将个体的志气转化为集体的动能,通过崇尚实干、带头担当的氛围,让志气可持续、主动成常态。

当前,高质量发展目标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干部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其志气的高度、主动的力度,直接关系发展成效。志气需要体现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而主动性必须建立在尊重规律、精准施策的基础上。唯有以志气引领方向,以主动抢占先机,才能将宏观战略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成果,在街巷的“小叙事”中编织城市发展的“大图景”。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基层干部当以此次交流会为新起点,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以小切口推动大发展,为新时代的荆楚大地注入磅礴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许雄琛(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