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曝出的“流浪猫被抽干血液高价出售”事件引起关注,随着相关视频和图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一条隐藏在宠物医疗背后的灰色产业链在大众面前被一一揭开。这种行为,违背了生命伦理准则,对社会公序良俗造成了冲击。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非法采集、未经检疫的血液携带病毒传染的隐患,可能对宠物的生命和养宠家庭的健康造成威胁。
目前,我国在动物献血、用血方面处于法律空白,没有专门规范宠物输血的法规,也没有对宠物血库设立条件、审批流程和运营规范的明确规定。正是这种无法可依的状态,为灰色产业提供了滋生土壤。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快动物用血等专门法规的制定。法规中要明确宠物血库的设立条件、审批流程和运营规范。详细规定动物采血的各项标准,确保动物的生命安全;同时,法规必须设有清晰且有威慑力的条例。对非法从事采血、卖血等行为的个人或机构进行严厉打击,处以高额罚款,纳入行业黑名单,情节严重的更要追究刑事责任。让违法成本远高于收益,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灰色产业的蔓延。
除了法律威慑以外,相关部门的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宠物管理涉及多个部门,难免出现“多头管理、权责模糊”的情况。这就需要各相关部门建立以明确分工为基础的跨部门协同机制,成立专项监督管理小组,明确各部门权责,各司其职。同时,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合执法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将日常管理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举报线索与其他部门进行共享,采取联合执法等形式,对不法行为进行打击,形成监管闭环,彻底铲除灰色产业的生存土壤。
在打击“血色交易”的同时,也要正视宠物医疗用血的刚性需求,不能简单地“一刀切”禁止,而是要借鉴人类血液管理的成熟经验,推动设立专业的宠物血库,建立正规、透明的宠物血库系统。一方面,借鉴人类血液管理的经验,对主动参与献血的宠物进行严格检查,根据宠物献血技术标准进行采血,确保宠物的安全,同时避免不合格血液流入临床;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宠物献血激励机制,比如提供免费体检、医疗优惠等,提高宠物主人参与义务献血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强对宠物主人的科普宣传,提高他们对宠物用血安全的认识,让他们清醒认识到非法采集的血液极易传播猫白血病、猫艾滋病等病毒,威胁宠物的生命安全;引导其选择正规途径解决宠物医疗用血问题,并鼓励宠物主人主动对医疗过程中的不合法行为进行举报。
生命不容践踏,无论是家中的毛孩子还是流浪的毛孩子,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人道、规范、透明的宠物血液保障体系,让每一滴血液都流淌着尊严与爱。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杰(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团队、坝陵街道办事处)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