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一场“带货”直播,照见司法温度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6日21:1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江苏南京市高淳区法院的法官们化身主播带货卖螃蟹,引来二十多万网友围观。这新鲜一幕让许多人点赞,也引来一些“是否不务正业”的疑问。然而,当我们拨开流量的泡沫,会发现直播的镜头之外,这是一场关于如何破解“执行难”、拯救“诚信而不幸”者的深刻司法实践,是一次充满司法智慧与社会关爱的系统性破题。

镜头聚焦到债务人秋兰一家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关于诚信与挣扎的沉痛故事。 因一场事故,这个普通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为还债尝试螃蟹养殖又因缺乏技术连年亏损,导致债务雪球反而越滚越大,最高的时候达到八十多万元。即便如此,他们却从未有过逃债的年头,而是靠省吃俭用、日夜兼程地摆摊卖小吃,九年偿还了二十多万元。他们代表的,正是那些并非恶意逃债,却因意外或经营失败而被债务泥潭困住的普通人。他们的困境,也是基层司法工作中最常见、最棘手的“执行难”典型案例,当执行对象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时,法律如何体现它的温度与效能?

简单的强制执行显然不是最优解,改革创新迫在眉睫。面对这道难题,高淳法院漂亮地打出一套创新的“组合拳”。 直播卖蟹,仅仅是这套组合拳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环。在此之前,法院已经受理了秋兰一家提交的“类个人破产”申请,最终确认该家庭债务源于意外事故与经营失利,便为他们充分研讨帮助方案;在直播之后,更有与本地农商行联合创新的“淳信重整贷”作为后盾,通过金融纾困来整合债务、修复信用。可以说,从“前端识别”到“中端处置”再到“后端纾困”,高淳法院构建了一个环环相扣的救助闭环。直播,正是在“中端处置”环节,为了让秋兰家实现破产财产价值最大化,将这一塘螃蟹快速、保价地变现,而采取的合法且高效、彰显法治智慧的手段。

这套看似个案的处理方式,实则蕴含着为基层治理提供“高淳样本”的深远意义。 它成功地将一个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死结”,转化成了一个多方共赢的“活局”。对于债务人,获得了重生希望,避免了因绝望而走向对立;对于债权人,实现了债权回收的最大化;而对于法院,这更是一次普法的好机会,也能把尊重个人破产的理念、试点的工作机制宣传出去。截至今年9月,高淳法院已通过此模式办结16件个人债务清理案件,涉及执行案件163件,债权人179人次,这组数据充分证明了这个模式的生命力和实效性。

对于此类司法创新,我们更应以包容和审慎的态度,汇集多方力量,把个案的成功转化成能普及的模式。法律的权威不仅来自于庄严的判决,也来自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精准落地与人文关怀。高淳法院的尝试,正是将原则的刚性与执行的柔性相结合的有益尝试。它告诉我们,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不能仅靠单兵突进,更需要司法、行政、金融乃至整个社会的协同发力,共同为“诚信而不幸”者铺就一条回归正常生活的道路。

最终这场直播卖了100多单、收入5万多元,现已汇入法院监管账户用于偿还债务。但是这场直播的价值远不止于销售额,它像一束光,照亮了秋兰一家的前路,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治理模式进步的更多可能。期待这样的基层探索能得到更多关注与支持,在总结经验、完善规范的基础上,为更多地区提供可复制的“高淳样本”。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思婷(洪山区“新生洪亮”团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