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尖刀”技术攻关项目成果集中亮相。42项标志性成果覆盖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五大关键领域,标志着湖北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上取得显著进展,展现了荆楚大地上科技拔尖领跑的强劲势头,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了强大动能。
“尖刀”二字,重若千钧。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关键核心技术一旦受制于人,便会被扼住产业的“命门”与发展的“咽喉”。唯有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把握发展主动权。湖北作为科教大省、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与坚实的产业基础,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8个科技领域“国之重器”、1家国家实验室、10家湖北实验室、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525家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了强大的创新支撑网络,更孕育出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汽车集群等国家级产业高地。湖北正是凭借这份“金刚钻”级的硬实力,在攻克“卡脖子”技术、锻造科技“尖刀”的征程中,展现出敢为人先、志在必得的决心与力量。
手握“金刚钻”,敢揽“瓷器活”,这是湖北必须担起的历史责任与担当。从保障国家信息自主可控的存储芯片,到服务现代交通体系的北斗导航;从支撑高端制造的超大功率激光器,到守护人民健康的肺部磁共振成像系统,湖北“尖刀”工程的战略谋划,剑指“国之所需”,体现了湖北对“国之大者”的深刻领悟和主动担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尖刀”的亮相,也是“四个面向”引导下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集中体现。将国家意志、人民福祉与前沿探索融为一体,必然能锻造出决定国家命运与未来的制胜力量。
技术唯有在应用中迭代才能成熟。然而,在发展实践中,“点菜的不吃饭,吃饭的不买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两张皮”梗阻仍然存在。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再尖端的技术,也如同一把从未开刃的宝刀,悬于空中,无法在市场上披荆斩棘。近年来,湖北通过不断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创新支持体系,建立以“用”为导向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的模式,让实验室“盆景”加速变为产业“风景”。“荆楚”系列人形机器人能够从实验室样机迅速“开枝散叶”为产值近千万的产业新星,即受益于此。这种全要素协同的创新模式使创新要素在各个环节有序集聚,形成互联互融的良性循环,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要素孤岛”问题,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的科技竞争必然是创新生态的竞争,“尖刀”之锋芒也需创新生态赋能。湖北通过一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精心培育这片沃土。在人才引育上,率先出台省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的意见,以人才的风云际会助推创新的日新月异;在开放合作上,强化长江中游创新协同,建立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并打造“东湖论坛”等国家级对外交流平台,深度融入全球开放创新网络;在环境营造上,大科普工作格局与科研诚信建设加快推进,为创新活动提供了更为肥沃的土壤。这一系列举措,共同构筑了一个创意自由萌发、成果持续涌现的健康创新生态,为湖北赢得未来产业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前行之路必是“丛林荆棘”遍布,只要我们以科技“尖刀”披荆斩棘,在攻坚克难中淬炼其锋,磨砺其刃,就一定能为湖北开辟出一条通往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拓出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玲雅(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汉兴街道)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