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鄂州辅警李超因一段段暖心视频走红网络,被市民亲切地称为“陀螺哥”。这位39岁的辅警在平凡的交通疏导岗位上,用近十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日复一日,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马路指挥家”,不仅用身体在行人与车流间筑起一道移动的安全屏障,更用那份质朴的守护,唤醒着整座城市的感动。
盐渍里的坚守,是寒来暑往最朴素的承诺。十年如一日,每当晨光熹微,他总会准时出现在那个没有红绿灯的繁忙路口,开始一天的工作。盛夏38度的高温天气里,他的警服被汗水反复浸透,凝结出斑驳的盐痕;高考期间突降暴雨,他浑身湿透却始终坚守,为学子们撑起一片安心。在这个每天清晨通行5000多人的路口,他一站就是整整十年。指挥交通看似简单,但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需要的却是超越常人的毅力。而在寒来暑往的岁月更迭中,他正是用这朴实的行动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清晨,也用满身盐渍书写着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担当。
“不规范”的手势,藏着最动人的规范。在杨湾路口,李超那看似不标准的手势,恰恰成为他与行人、司机之间最有效的沟通语言。对他而言,比刻板标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瞬息万变的路口守护每个人的安全。每当车辆靠近,他总是快步上前,用身体在行人与车流之间筑起一道安全屏障;当早高峰车流如潮水般涌来时,他快速挥舞的手臂和响亮的提醒,总能第一时间化解潜在危险。这些看似“不规范”的动作,实则是他对路口实况的精准把握。不是在表演,而是在与时间赛跑、与隐患博弈。正因如此,过往群众从他的手势中读懂了“把群众护在身后”的赤诚初心,也由衷接纳了这份独特的指挥方式。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这种质朴而直接的关怀,让规则有了温度,让安全有了保障,更让平凡的岗位闪耀出万丈光芒。比起动作的标准,更可贵的是心中的准则。
掌声与赞美的背后,是李超重守护轻得失的执着。面对“收入不高何必较真”的劝解,他总是淡淡一笑,继续坚守岗位。在这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他找到了比物质回报更珍贵的东西。当孩子们安全穿过马路、上班族准时抵达单位、整座城市在有序中逐渐苏醒,这些瞬间凝聚成的满足感,已然超越了世俗的衡量标准。李超的故事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也正是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内心对纯粹价值的向往。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当无数像李超一样的普通人将平凡工作做到极致时,那些点点星光总能相互辉映,最终汇聚成照亮社会前行的温暖光芒。
如今,“陀螺哥”的背影已成为鄂州最温暖的城市风景。当越来越多的“李超”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转动”,当每一份平凡的努力都被看见、被尊重,这满身盐渍的光芒,也就不只属于李超个人,更属于每一个在平凡中坚守初心、超越自我的普通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晶凤 (武汉市洪山区“新声洪亮”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