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漫评:64枚奖牌背后的“武汉力量”有多硬核?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4日18:4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11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圆满落幕。湖北省体育代表团以25金22银17铜的优异战绩,为这场体育盛会画上圆满句号。

数字背后,是汗水,是突破,更是一座城与一群人的体育坚持。

这次全运会,湖北在传统强项持续领跑的同时,各新兴领域也实现了突破。在游泳、跳水、举重、赛艇等湖北传统优势项目中,荆楚健儿依然强势,如“金牌收割机”般展现出不俗实力。

而更让人振奋的是,在足球、田径等以往并不占优的领域,湖北选手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女足姑娘奔跑的身影,田径选手冲刺的瞬间,都在告诉我们,湖北体育,正在从“单项强者”向“全能型强省”稳步转型。

湖北体育的大放异彩,离不开“武汉力量”的坚实支撑。据了解,本届全运会上,有222名来自武汉的运动员站上决赛舞台。他们中有市直属队员、输送省队的尖兵、武汉籍选手以及联合培养的新星。

从长江边的赛艇基地,到光谷的游泳馆;从青训中心的绿茵场,到田径场的起跑线……近年来,武汉用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默默构筑起湖北体育的人才高地。

从“全运荣光”到“全民健身”。全运会的意义,远不止于奖牌。它更是一个起点,一种激励。我们欣喜地看到,武汉正以“全运热”为契机,推动专业场馆向市民开放,组织冠军走进校园,让竞技精神渗透进城市的日常。

体育,不仅是赛场上的争金夺银,更是街头巷尾的奔跑身影、社区广场的舞动节奏、校园操场上的欢声笑语。

全运盛会虽已落幕,但体育精神永不退场。湖北体育,正以更坚实的步伐,走向更远的未来。

而我们,每一位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也都在这场体育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热爱。因为体育的真正模样,本应如此——既在赛场,也在身旁。

文字:陈康(武汉市“昌言家”团队、区委组织部)

漫画:袁梦、王婉格(武昌区“青锐绘”漫评团队、区城管执法局 )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