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民生答卷背后的荆楚温度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8日17:52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日前,湖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了省政府关于2025年全省十大民生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一组组亮眼数据背后,是湖北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

民生工作最忌空谈,重在落实。湖北将民生项目以量化指标为标尺,将抽象的“民生温度”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数字。全省千人口托位数达4.72个,超目标4.9%;“爱心托管班”开设6279个,服务少年儿童25万人次,完成率分别达126%和167%。这都是湖北对“幼有所育”承诺的兑现。尤为可贵的是,许多指标不仅完成,而且超额。慢病筛查4824万人次,是年度目标的160.8%;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率113%;新增农村照明路灯完成率116.4%。湖北没有止步于完成任务,而是追求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服务。数字背后,是主动作为、自我加压的责任担当,是“把群众小事当大事办”的为民情怀。

民生温度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服务的精准度上。湖北十大民生项目覆盖了从出生到老年的全生命周期,构建起一张温暖细致的民生保障网。从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守护健康“第一关”,学龄儿童新增学位和“爱心托管班”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才聚荆楚”工程和创业扶持政策对就业群体的保驾护航,对老年人的适老化改造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这种全链条、全方位的民生保障,体现了湖北对不同群体需求的精准把握,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细致入微贯穿始终。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民生工作不能仅是一时之举,更需长效机制保障,湖北在推进十大民生项目过程中,注重制度创新和体系构建,让民生温度持久恒温。医疗领域,不仅完成慢病筛查任务,还加快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新增检查项目105项、检验项目40项,着力解决重复检查问题;在养老方面,不仅完成适老化改造,还推动96.2%的医疗机构建成老年友善机构,所有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在就业创业领域,深入实施"才聚荆楚"工程,为长远发展蓄力。这种机制化、系统化的民生建设,体现了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的思维转变。只有构建起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才能让民生温度不因时间推移而减退,不因人员变动而改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每一件民生实事都带着温度落地,当每一项惠民举措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发展成果才能真正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工作永远在路上,唯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让这份温度持续传递,温暖千家万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余海龙(“青苹果乐园”团队 )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