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胡文江:“网+智库”让坐冷板凳者走向中心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1日12:18 来源:

  1月20日小年恰逢大寒,有幸应邀出席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新闻中心启动仪式。领衔专家欧阳康教授、光明日报社驻鄂记者站站长夏静女士和地方媒体同仁从省“两会”现场匆匆赶来,还有风尘仆仆从京师“打飞的”赶来的人民日报社苏显龙先生等,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一道共议“互联网+智库”大计。

  《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6年湖北卷)这份沉甸甸的答卷让媒体人先睹为快,同时也突显了这家让国家有关部委、湖北省委都为之侧目的“智库”,正在从较高的起点和站位上彰显出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公益性和权威性。同时大家还收到了欧阳康教授领衔主编的《国家治理研究(第一辑)》《国家治理的“道”与“术”》《省级治理现代化》和《全球治理与国家责任》等国家治理研究丛书,这些是华科“国治院”成立以来的部分成果。近三年来,他们紧扣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聚焦事关国计民生的“治水”“治污”等社会热点和发展难题,课题立项和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精准对标,集中体现了学者们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内容为王”的时代背景之下,研究院的影响力归根结底靠的是这些响当当的“干货”做支撑。

  就在同一天,美国新任总统川普发表了极具煽动性的就职演说。抛开国家利益诸事不谈,“网红”川普“为更多人寻找机会、发掘潜力”的说辞还是很能让人心动的。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作为专家学者,能够静下心来做真学问,能够为国家治理献计出力就是在发掘自身潜力,就是在实现人生价值,就是一种幸福。一种“坐惯了冷板凳”的人,最大的痛苦和悲哀并不是什么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而是在有生之年无所作为,不能将自己的学识贡献给他人和社会。近日“武大学报、同济学报哲社版”被挤出C刊的消息刷屏,暴露了当下“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等不良倾向和业内潜规则让学者整天疲命于期刊的档次、各种达标,而和学术研究本身却渐行渐远,进而引发人们对核刊、C刊存在意义的拷问。众声喧嚣之下,我们的学者专家们仍旧能够坚守初心、甘坐冷板凳、出真学问才是尤其可贵的,媒体有责任帮助这些人走到镁光灯下、走向舞台中心。

  回顾近年来我写的几篇评论《湖北水法乃是为全国立法》《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突显“知止”思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持续做好“减法”》,谈的就是湖北聚焦使命、敢为人先,为全国“治水”提供湖北样板。事实上,在“水十条”“大气十条”“土十条”以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背后,其间饱含着包括华科“国治院”在内的学者专家们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他们在“两会”及平时的参政议政过程中,这种“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子情怀,这些幕后的声音和故事都直接现实地为“网+”提供了活素材。如何扩大智库的影响力?各媒体专家也给出了“借助外脑”“对接平台”“强化储备”“巧跟热点”等建议,对“网+智库”模式给出了“道”与“术”、“厨师”与“翻译”的探讨。

  正所谓“一叶知秋、窥斑见豹。”这不,“红笔”这只小小的萤火虫已然被评论界“黄埔军校”的掌舵人顾建明先生他们所看重,预示着“互联网+智库”模式的未来发展不可估量。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文江

【责任编辑:】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