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鹏唳天:如此“暂存”砸了警方的诚字“招牌”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7日17:38 来源: 湖北日报网

  今年89岁的西安市民吴琪荣,曾经是一位历史老师,工作中他爱上了古钱币收藏。26年前,西安警方在办案中将吴琪荣的7295枚古钱币以及古铜镜、印章等135件物品全部“暂存”以后就没有了下文。为了找寻这些古钱币,出版一部钱币研究的专著。吴琪荣前前后后奔波了26年,一直没有打听到这些物品的下落,那么这七千多枚古钱币去哪里了呢?(7月27日澎湃新闻)

  吴琪荣老先生是一位历史老师,他为了能给学生更生动形象的授课,收集了大量古钱币,并把这些古钱币和历史对照起来讲解。慢慢的,收藏古钱币也成为他的最大爱好,几十年来,他的工资和存款全部投入到古币和古董的收藏。可26年前因为一场案件,警方“暂存”了吴琪荣老人的七千多枚古钱币,一晃已过26年,老人而今已89岁高龄,却还没能等来警方将“暂存”的古钱币归还。

  长达26年的“暂存”,似乎已经失去了“暂”的意义,而警方对此做出的回应更让人无法接受。当年警方对古钱币的处理为“开了五张暂存收据和两张500元罚款收据”,如今收据尚在,可以说是事实清楚。但西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相关人员答复是,“当年罚没的古钱币和古董已经转交给文物部门”。当年开出“暂存”的单据,如今却咬定为“罚没”,两个字之间的意义可谓是千差万别。警方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有依法办事的权力更有解释的权力,但在法律规定的事实真相面前“出尔反尔”,可谓是砸了警方的诚字“招牌”。警方若始终没有合理解释,如此“暂存”无疑是对政府公信力的破坏。

  笔者以为,警方以及其他各级政府部门,在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上都应以诚信相待,切莫出尔反尔。古有商鞅为了变法而徙木为信,这就说明了诚信对于施政者的重要性。七千枚古钱币被罚没却一直没有法定的罚没单和收据,只是暂存证明。拿着暂存单,又被告知移交文物部门,而文物部门又无从查起,这样的“结果”显然不该是最后的结果。当地警方以及有关部门应组成联合调查组,结合当年的记录以及吴琪荣掌握的证据,对于“暂存”古钱币的去向作出追查。对事件中是否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是否有必要对吴琪荣老人进行国家赔偿给出明确结论,从而给老人,更是给社会一个圆满的答复。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鹏唳天

【责任编辑:刘文颖】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