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戴庆锋:莫将七夕“乞巧”误读为“中国情人节”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9日09:34 来源: 湖北日报网

  又值“七夕”。“七夕”怎么来?该怎么过?其实这并不简单。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七夕,源于“穿针乞巧”,始于汉代,流于后世。《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之说,而后多有其他史记材料加以论述,但最为生动详实且被广泛认同的是明代《帝京景物略》中“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的做法:七月七日正午,女孩将一碗水放在太阳下暴晒,过一会儿水面“生膜”,将绣花针轻轻投入水中,针就会在水底生成影像。如果针影像云朵、花卉或者鸟兽虫鱼,则说明女孩“得巧”;如果针影粗如棒槌或者细得像丝,则说明女孩“得拙”。由此可见,国人对七夕节的寄寓,更多的是女子藉此祈福、验福,其真意为“乞巧”之意,所以七夕节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中国的“女儿节”。

  但实际上,不少年轻人对“七夕”的认知和定位都多少有些偏离,甚至将其等同于“中国的情人节”来过,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这是国人对中国传说故事“牛郎和织女”的惯性思维使然;其二,这也和商家商品宣传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在普通民众的思维之中,“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发生在“七夕”,潜意识之中就将“七夕”等同于爱情主题节日,这并不奇怪;而对于商家的炒作宣传而言,借机促成商品热销或许才是商家的本意,无疑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普通民众对“七夕”的准确认知,所以将“七夕”等同情人节来过,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外来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渗透”远不止如此,特别是年轻人热衷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娱乐类节日,更是在中国青年群体中有很大的市场。对此,我们既要有一定的警觉,但也不比过于焦虑,因为从文化本身而言,它是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的,它能够接受并吸收来自各个地域的文化内容;与此同时,文化又具有较强的内敛性,在兼容不同文化时又不失“自我”,所以对外来节日的“渗透”应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既要防止外来文化对传统本土文化的“入侵”,也应对外来文化持有理性的包容心。

  当然,能够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主导地位,从根本上还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以及国人对此抱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是近些年来令我们感到欣慰的地方。不得不说,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力,中国文化也开始走向了世界,并为世界提供了更多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这让中国文化的魅力在全世界得到展现,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了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所以当下,国人对于许多传统节日的传承更倾向于寻根问源,更倾向于从中国文化的传统范式中过好民俗节日,让中国文化真正成为中国民众为之遵从、为之前行的力量。

  所以,过好“七夕”,过好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妨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读起。

  稿源:荆楚网

  作者:戴庆锋

【责任编辑:刘展】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