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漫评

【地评线】东湖漫评:合力托起消费者“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5日11:17 来源: 荆楚网 ​


绘图:徐宇瑨 (东方二次元)



本网评论员 詹蔷

明明是同一平台、同一时段、同样的商品,但是不同的用户下单的价格却不一样,而平台的熟客却需要花费更多。这种看似不可能,甚至有点离谱的现象,就是消费者遭遇了大数据“杀熟”。

据消协的调查显示,许多消费者都曾被“杀熟”,而网购平台、网约车APP和在线旅游是“重灾区”。事实上,大数据“杀熟”并非新鲜话题,但是却严重困扰着消费者。而且,一些平台在遭曝光后依旧我行我素,仍未放下“杀熟”的刀,其背后的原因无非是利益作祟。

然而,眼里只看到利益没有消费者权益,无异于饮鸩止渴,短时间是有收益,最终肯定会被公平的市场规则淘汰出局。

消费,一头连接着经济发展,一头连接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如何让消费者安心买、舒心购、放心用,不能只单纯依靠行业自律,更呼唤强有力的监管,特别是法律的约束。

对于构成消费欺诈行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明确规定。如涉及价格欺诈,可适用价格法及其配套法规。同时,平台订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运营者故意隐瞒价格差异、诱导消费者订立显失公平的合同,也可根据合同法进行处理。

然而,实际上许多消费者遭遇着“追鸡”需“杀牛”的维权困境。举证不易、维权成本高,让大多数消费者忍气吞声,也让商家的侵权行为得逞。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出重拳,更呼唤公益诉讼制度,让违法商家付出应有的代价。

只有利剑高悬,才能让商家常怀敬畏之心,规范市场行为,从而使老百姓在公平的环境下放心消费。一方面始终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了促进市场公平稳定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是一时之举,而需要多方合力,长久托起消费者“稳稳的幸福”。

【责任编辑: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