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阉割的色戒,心中有种奇怪的感觉,有点闷,有点紧,不知道是为了王佳芝临死前的失落迷惘还是为了易先生红红的眼眶。
据说色戒原著张奶奶的小说很短,但花了30年才完成,写尽了她自己的人生。据说安李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很闷,但拍完后他情感上彻悟了!据说激情戏让人看了很压抑,但我没有看到。看完电影并结合朋友的一些介绍,我大概能想像的到张奶奶说的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而我也深深的感受到安李想要表达的一些东西。这些只可意会的东西似乎都很难用“女人一动真情就怎么怎么着”来概括。或许每个人看到都会有每个人的想法,但我要说的是安李很赞!张奶奶设计出了王佳芝,易先生这两个角色,讲述了一个这样的不知道算不算爱情故事的故事,而安李则拍出了这样两个寂寞灵魂之间的微妙情感。张奶奶和安李两个大师的作品之优也不是简单的一个赞字能表达的。
王佳芝,说起来是动乱年代的大学生,其实内心遗留着被父亲丢下的隐隐的痛。情窦初开的她碰到了年轻,帅气,热情,朝气的爱国青年旷裕民,话剧舞台上的对手戏以及台下的接触让春心萌动的王佳芝对旷裕民非常之有好感。不能否认的是她参加这次非理智的“刺杀”行动有点冲着旷裕民的面子。
行动初步进行的时候,王佳芝心里的压力是非常重的。其实不光是她,行动组里面的每一个人心里的压力都是非常重的,包括“当家主事”的旷裕民。其实他们并没有能力来承担一些什么,甚至是一点点的压力,但话剧舞台上的成功促使他们的荷尔蒙呼呼的分泌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有几斤几两,或许文艺青年都是这个毛病,不知道自己的轻重,碰钉子是必然的。而碰的最重的,当然也就是在演艺第一线的王佳芝。
她的巨大压力没有排解的渠道,她妄图寻求帮助但是谁能帮助她呢?旷裕民这个时候自己都被巨大的压力压的喘不过气来,其他的几个拿不出手的人物就更不必说。巨大压力下的王佳芝只能继续在麦太太这个角色中陶醉,用角色的虚幻来逃避现实的无从排解的压力。现实的压力越大,王佳芝就入戏越深,麦太太也越加真实,或许对易先生的好感也越加真实。
处女或者说没有性经验的麦太太是不能继续把这场戏演下去的。为了继续演下去王佳芝算是豁出去了。可这个要“练练”的时候,这个该旷裕民兄站出来的时候,他又不知道为了什么萎掉了。这便宜了只玩过妓女的梁润生。或许这次练练让王佳芝失去的不只是处女的纯贞,还有对旷裕民的情愫。
回到上海寄居在姨妈家的王佳芝彻底的被父亲抛弃。能够继续上学只是因为姨妈卖了父亲留给她的房子。又是逃避,在学校中学习她讨厌的日语,也不愿回到姨妈家扮演那个出门买米家庭妇女般的“侄女”角色。在看电影的时候她流下了眼泪,不知道她是被情节感动还是为自己在悲伤。这也是她为什么马上接受了继续扮演麦太太这个角色的原因,这也是她为什么那么投入与易先生那段不该发生的感情的原因:因为她感觉她的生活孤独,乏味,越来越少。
而我们的易先生呢。过着一种在寻常人眼中让人非常羡慕的生活。至少是牌桌上的富太太们口中很赞的生活。而他自己呢?每天面对的是猜忌,背叛,抓捕,审讯,虐杀...而回到家中面对的除了太太的牌局就是太太们的闲聊。他没有办法相信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没有办法和身边的人有情感上的交流,生活极度的压抑和乏味,灵魂相当的孤独。
麦太太给他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他能够信任这个对他来说毫不知情甚至可能给他带来危险的女人,仅仅因为一个眼神。因为从这个眼神中,他读出了同样的寂寞,同样的压抑,同样的一种需求。两个同样寂寞的灵魂很容易就结合到了一起,而情欲这样的催化剂又让这样的情感依赖和相互需求上升到更高的境界,两个人更加难以分离,难以割舍。
男人与女人在面对情感和现实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不同,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但对他们这段感情还抱有一丝希望,没有服下那颗让她免受皮肉之苦的药,但他与易先生的感情也就值了那顿皮肉之苦,没有换回她的命。易先生纵然心中百般滋味但还是毫不犹豫的掏出钢笔签署了死亡判决书。留在他心中的只是无尽的回忆和一种难以言明的痛。
爱情是个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的东西,在爱情的故事里,没有谁赢谁输。而在真实的生活里,爱情既珍贵又不堪一击。在孤单而又乏味的生活中爱情便显得更加的珍贵,你不能马上改变你现在的生活,你也不能让你马上拥有你想要的一切,你至少能够痛快的投入一场爱情,好好享受这场爱情。至少有了爱情的生活不是寂寞的,不是乏味的。
稿源:荆楚网 作者:青眼银龙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