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专家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李方:中产阶级,别做梦了
发布时间:2007-10-23 09:04:06来源:

     

      我们常说理想与现实有差距,今天两条新闻正好说明这一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扶贫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这是理想。美林公司报告称,中国已有34.5万个人资产(不包括自有住房和汽车等)超过100万美元的富裕人士,其中金融资产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超富裕人士接近5000人。这是现实。美林报告还预期亚太区的超富裕人士将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鉴于中国经济和股市的火爆,我认为中国富裕人士、超富裕人士的增加速度将远远高于亚太区的平均速度。
  
  从社会理想的角度,郑教授和美林公司相比,当然郑教授说得好。从社会现实的角度,郑教授和美林公司谁说得对?不好意思,是美林对。
  
  如果我没记错,怎么也有十几年了吧,国人始终难弃中产阶级梦,并且一厢情愿地抱定只有建成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枣核形社会”,中国才可以更稳定。当然,郑教授所谓中等收入者和中产阶级在概念上还不完全一样,但是从“枣核形社会”的理想来说,两者应该有相当大的重合度。
  
  好吧,十几年过去了,我们距离枣核形中产阶级社会到底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了?我想我们必须承认,这又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产阶级或者说中等收入者强烈的被剥夺感,是最近几年中国社会一种相当普遍的焦虑。我一些在企业里干得相当成功的朋友,大家闲聊起来,这些高薪准高薪的家伙,最普遍的话题竟然是经济上强烈的不安全感。挣多少算够?照这样通货膨胀法,
  
  房价照这样涨法,恐怕你手里握着多少现金也不敢说自己够了、可以休息一下了。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他们的确正在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剥夺着,他们最怕哪一天自己不知不觉就沦落到社会中下层去了。
  
  其实,这绝不仅仅是焦虑,而是现实。中国变化太快,还看不清,那么我们可以看看美国的情况。比如说你是一个美国人,1970年的时候你有100万美元的现金,嗯,很了不起啊!你当时是一个标准富人,百万富翁。假如你把这100万美元现金既不投资也不消费,你把它藏在床底下放到今天,据计算,它的购买力只相当于1970年的5万美元了。这样的趋势是世界性的,很大程度上跟我们是不是生活在中国、制度是否公平等没有太大关系。换句话说,财富无形中被重新分配或者说那种被剥夺感,是一个世界性话题。
  
  我们还回来说中产阶级梦,在这里恐怕我必须指出,从世界范围来看,这已经是一个过时的梦想,或者说是一个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美国梦。国内知识界传媒界不遗余力鼓吹这个梦想,只能表明他们知识与观念的落后,理想与现实的严重背离,也难怪鼓吹了十几年毫无成效,不但“枣核形社会”越来越远,“M形社会”反而日益凸显。所谓“M形社会”,字母M的视觉效果很形象吧,就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中间阶层或者中产阶级的队伍则日渐缩小。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世界趋势。
  
  日本作家大前研一的《M形社会》,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他讲的是日本社会的情况,但他认识到,正是由于美国中产阶级社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分化日益“M形”,导致日本传统的以中产阶级梦为核心的经济体系振兴乏力。因为企业和商家无视日本社会趋向两极分化的现实,主流产品依然定位在中产阶级消费上,致使中下层人士消费不起,又无法满足富裕人群的特定需求,两边靠不上自然无法可想。同时,大前研一也对日本政府维护少数既得利益集团、剥夺大多数工薪阶层的一贯政策取向提出严厉批评。
  
  大前研一认为,“M化”的起始时间,美国是从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里根政府以减税为核心的“小政府化”以来,美国两极分化的趋势相当明显。但是,国内知识界依然奉鼓吹缩小贫富差距也就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产阶级梦的《光荣与梦想》为圣经,实在谈不上与时俱进。在我看来,这本经典著作今天应该反着读,大概才更符合现实。这在情感上可能很难接受,但现实就是现实。
  
  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重创,说到底是从枣核形社会向M形社会转型所付出的代价。但是没有办法,美国老大哥领头转型了,后边的弟兄们除了跟进别无选择。其实美国人就没痛过吗?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美国人就痛得不轻,否则里根保守主义也上不了台。
  
  我不是经济学家,无法预测中国经济走向,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中国的中产阶级梦根本不可能实现,持续“M形”将是我们今天和未来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你可以为社会公平而呼吁而努力,我们甚至可以寻求更大力度的政策调整和改革,但整个世界趋势确然如此,我们无法例外。(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稿源:南方新闻网][作者:李方]

(作者:  编辑: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