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种比随行就市的高油价本身更坏的结局。根据最简单朴素的经济学常识,如果市场是开放的,一旦“油荒”出现,肯定会有很多油贩子蜂拥而入卖高价油,油荒很快会得到缓解,同时油价也会较快地稳定下来。但现在的情形是:市场是由几个国有石油垄断企业垄断生产、进口和供应的,石油并不能由民间自由进口。因此现在,人们不仅要最终承受与国际接轨甚至比国际更高的油价(国内油质比国际标准差,但油价却最终必须与国际接轨),而且时不时还要忍受接轨前的“油荒”。维护石油垄断的理由一直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市场稳定,但是我们看到的情形却是国际油价每一次上涨都会带来国内石油市场“打摆子”似的不稳定。没有人去认真算过油荒给社会带来的损失,但对于那个因油荒而丧命的司机来说,那就是人生的全部。不管是什么性质的行业垄断,都不可能完全保证市场安全和国家利益。
而在垄断的格局没有打破,市场的逻辑最终又要顽强战胜价格管制逻辑的条件下,有关部门应反思价格管制逻辑,不能仅仅为了迎合民意,或者一时利益而做拖延,那样,“油荒”带来的社会损失和市场损失也许更大。至于如何防止国有垄断企业过度追求巨额垄断利润为自己谋福利,那是一个更大层面的社会公正问题,不可能仅仅通过价格管制这样的微观技术手段实现。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童大焕
(作者: 编辑:)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