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凡搞改革的人大多都没有好下场。不是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真诚情感所在,不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支撑,谁也不会傻乎乎地去当这个‘冤大头’!”
>>“现在县乡两级基层的许多工作领域,困难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如同一条漏洞百出的旧渡船,苦苦地支撑在洪水汹涌的河道上。不改革是‘等死’,而改革则是‘找死’,这既是一个很难找到切点的几何圆,又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 “如果当官的不抓改革,不把着力点放在制度建设上,而是简单地片面地抓一些招商引资,以求GDP一时的增长,遇到体制性矛盾就绕道走,那就是‘好官’了吗?这种人一个两个不要紧,十个八个无所谓,一个地方也可以,问题是各地都似乎带有普遍性。这让人想不通,也觉得没意思”
>> “一旦你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你冒着生命危险搞的改革往往便成了一场历史性的悲剧,并对后来者产生出巨大的负面效应”
一
“证件!”表情严肃的武警战士伸手拦住了我。
我一怔,刚才在省委大门口不是已经登记验证了吗?难道这里面的每座大楼都要再登记一次?不容多想,我忙将记者证递上去。
“到那里去登记!”武警战士看看证件,又看看我,然后用手指了指楼内大厅右侧的房间。
“找谁?”登记室的人抬头望着我。
“我来采访宋亚平主任,”我一边说,一边再次把记者证递上去,“说好八点半来采访的。”
登记室的人只是看了看记者证,没有让再次登记,只说:“在三楼。”
毕竟是省委机关,走在大楼内,肃穆庄严的气氛扑面而来,你很难在走廊里遇到一个脚步匆匆的人。我也不由地放慢了脚步。
宋亚平在等着我。他的办公室很简朴,只有一间,大约十几平方米。在墙角还放着一张已经收起来的折叠床。可能是值夜班用的吧,我想。
我见识过许多县委领导宽阔得近乎奢侈的办公室,假如宋亚平现在仍然是咸安区委书记,恐怕就不会在办公室放折叠床。当然,如果他现在不是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一个在省委大院办公的副厅级官员,那么采访他可能也不必经过如此繁琐的登记手续了。
(作者: 编辑:)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