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生:面对汶川地震,中国地产界应积极作为
发布时间:2008-06-02 14:19:22来源:
发生在四川的大地震,给当地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各界关注房地产行业的一举一动,期望房地产界能够为灾后重建贡献力量。
有人对中国房地产企业家的捐款数目说三道四,认为他们要么为富不仁,要么缺乏资金。中国人对房地产界的误解从未像今天这样深。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中国的房地产业一边联系着政府,一边联系着金融企业,社会责任重大。假如房地产业出现了整体滑坡现象,将会给中国的财政和金融带来沉重打击。
现在已有房地产商进入四川灾区,接受当地政府指派,有序开展抗震救灾、房屋重建工作。这项工作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令人无法想象,所以中国的房地产界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在多元化社会,面对自然灾害,不同的人群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和选择。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处在历史调整时期,面对四川大地震,不同的企业会做出不同的赈灾规划,我们不能强求一律,更不能进行“道德绑架”。房地产企业在抗震救灾的活动中,如果能充分考虑到灾区人民的实际需要,提供更为有价值的帮助,那么灾区人民会永远记得他们。
我们不需要进行道德说教,也不能站在舆论的制高点上,对房地产商的捐赠行为进行毫无道理的批判。成熟的企业家会用自己的特殊方式,以更有效的手段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捐赠行为不是政治表演,也不是在公开“作秀”,抗震救灾捐赠是一种充满爱心的自发行为。不要让企业家们感到左右为难,更不要让企业家们选择逃避。相信他们,正如相信我们自己一样。我们可以理解他们支援灾区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监督他们的行为。但是,在没有了解事实真相之前,万万不可发起舆论谴责风暴,使他们抬不起头来。
在此次地震灾害中,许多校园房屋倒塌,建筑质量遭人诟病。部分建筑专家出来澄清,认为校舍追求采光透亮,所以建筑强度不如家用房屋;还有人认为根据国家的建筑行业标准,测算地震倒塌的房屋中绝大多数教学用房符合建筑安全标准。
这些观点看似理性,但是在灾害面前显得过于冷酷。即使房地产商和建筑承包商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面对大面积倒塌的房屋,房地产界也应该进行集体检讨,今后是否应该考虑提高房屋的承受能力,确保学校成为安全的港湾。
总而言之,中国的房地产企业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其他社会各界也不能过多地指责开发商。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都是弱者。灾后重建工作,还要继续仰仗他们。如果他们能够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自觉地在政府领导下有组织地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把自己积累的财富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那么房地产商就会重新赢得社会的普遍信赖。
在倒塌的房屋废墟前,房地产商的责任是现实的;在规划重建的过程中,房地产商的责任是历史的。如果房地产商辜负了人民的希望,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缺乏社会诚意,或是只知道索取,而不知奉献,那么房地产商就会彻底被社会公众所唾弃。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房地产商都能整装开赴灾区,我们至少希望房地产商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帮助那些露天宿营的受灾群众。四川省人民政府已经提出新建过渡性抗灾房屋,希望全国的房地产开发商都能群起响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稿源:荆楚网
作者:乔新生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